在“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加快装备改造升级”的政策出台之前,天津市工信委、科委、中小局等相关方面曾针对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做了很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杨海田是参与调查者之一。他说,虽然天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喜人,但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它们也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期限不匹配的困难。尤其这两年受经济下行影响,很多企业承受着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经营难度在增加,融资难题进一步凸显。这当然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生存寿命不长、信用积累不够、抗风险能力差等,银行一般只提供1年以内的流贷,或者出于风控考虑,对此婉拒。因为装备跟不上,一些企业手捏订单干着急,熬不下去蒸发掉的也不在少数。“天津人对融资租赁的认知度应该是全国最高的。即便如此,很多中小企业遇到资金难题也还是一根筋地只想起去银行贷款——能从银行借到钱就活,借不到就死。脑子里压根儿没有融资租赁那根弦”。还有的企业虽然知道有这种融资方式,却苦于无从下手,或嘀嘀咕咕生怕“上错花轿嫁错郎”。
现在,由政府出面搭建对接平台,还提供财税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顾虑消除了,激情一下子被点燃起来。据市工信委数据,新政刚发布时间不长,截至3月11日,全市首批就有396家企业报送项目410个,涉及总投资551.4亿元,融资租赁资金需求达246.7亿元。
市场需求有多旺盛,天津金融局非银处处长蒋一鸣感触最深。他说3月10日举办的租赁企业与有租赁需求的企业首场对接会,是他近十年来亲身经历的最火爆的一次金融市场活动。“原计划190人,会前还劝退了不少人。没曾想当天一下子涌去了近400人!有的租赁机构来了一个团队,市场、风控、资金等前、中、后台有十几个人,有的企业董事长、总裁、财务主管都出动了。”
同样是3月10日,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瑞恒茂科技公司与中国金租公司签下了合作协议,一期合作涉及金额3000万元,三期总投资将达3亿元。这笔融资将用于企业置办工业污水处理设备。该公司副总裁程伟算了一笔账,“有了政府的财税支持,我们的融资成本跟从银行贷款差不多,甚至还低点。相信很多中小企业都会为之动心”。不仅如此,用以租代买的方法购进大型设备,能减轻大资金占压,让企业流动资金更充裕,可以放手搞运营、谋创新。
融资租赁公司的积极性一点儿也不比需求企业小。跟银行比起来,租赁企业人员少没有“腿”(网点),因此并不容易及时获得企业的需求信息。记者观察发现,近几年租赁业内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产生了很多注册资本几千万的中小型租赁公司。这些规模不大、专长有别的“小个子”租赁公司,基本做不了飞机、轮船、钻井平台等大业务,更适合跟“门当户对”的中小企业结对子。事实上它们也确实在苦苦寻找适合自己的“对象”。如果政府下工夫把那些有需求、有前途的企业和项目归拢上来,“就好像把一份爱情摆在面前”那自然是极好的,就再也不用“众里寻他千百度”了。新政刚推出,中信金租就陆续与滨海新区、东丽区、宝坻区政府签约,通过政府向区内企业打包授信,金额多在10亿元以上。3月10日,中国金租、泰达租赁、滨海科技融资租赁等近十家在新区开展业务的融资租赁机构,也与多家新区中小企业集中签约。
正因为融企双方都有强烈的需求,政府用不着“拉郎配”。市金融局副局长陈宇说,“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是四两拨千斤,是通过财政扶持和信息服务等市场化手段搭好台,让企业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