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政协常委宋传杰观察,山东农村地区彩礼节节攀高,是个普遍现象。“几万、十几万、二三十万,都有。”
彩礼不断趋高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所所长崔树义认为,除了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因素外,“物以稀为贵”是最根本的原因。他分析称,当前的适婚青年本来就男多女少,而人口流动的趋势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女青年流入城市后大多希望在城市结婚,导致本地适婚男女比例更加失调,适婚女青年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这可能是造成彩礼不断趋高的根本原因。他强调,目前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即便几年后趋于正常,多年来累积的男多女少的局面在今后二三十年也不可改变,适婚女性将长期是一种“稀缺资源”。
宋传杰认为,农村女生外出打工的很多,走出去的,很少有回来的。所以留在农村的女生就少了。走不出去的男生和女生,很可能都是走介绍式婚姻这条路,女方检验男方家庭实力的标准就是看看能拿出多少彩礼。
其次,彩礼不断趋高还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希望通过多要些彩礼,来保障女儿出嫁后的生活能够有较好的物质保障。”崔树义表示,还有的可能涉及到将来男方家庭财产分割等原因,女方家长希望在结婚时尽量给女儿多争取一些财产。
宋传杰也认同这一观点:“女方的父母,有的也会在结婚后把彩礼如数甚至还有的再陪送上一些,再给新婚夫妻,主要是想从男方家长那里给自己女儿的小家庭多争取一些,不用参与日后分家的财产。”
据宋传杰观察,攀比心理也在推高彩礼。“你家闺女十万,我家闺女也得十万。”崔树义认为,“随大流”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不少女方家长将彩礼的多少视为女儿身价的高低,认为如果彩礼要的少,不仅自己和女儿会丢面子,遭人耻笑,而且女儿出嫁后也会没有地位。
本来,只要对方条件允许,量力而行,彩礼或多或少都无可厚非。“但在拜金主义不良文化影响下,不少人不顾对方家庭条件,一切向钱看,似乎要的越多,女儿身价就越高。”崔树义说,各地不管礼金多少,大都和6、8、9等所谓“吉利数字”连在一起,从而给沉重的彩礼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文化外衣。
此外,嫁女解困也在助推彩礼攀升。宋传杰说,“有的家庭为了给自己家的男孩准备彩礼”,为给儿子娶媳妇积累资金或借此偿还娶儿媳妇欠下的债务;没有儿子的父母也是要通过彩礼的形式留下一定数额的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