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中,黎先生发现了她在坚强的外表背后,其实是一个特别脆弱的人,当时就感觉自己一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因为他们之间有业务往来,小苏试探着问,以后你就扮成我的男朋友,怎样?黎先生欣然同意了。他没想到,后来真的进到那角色中就再也没出来。黎先生也坦然告诉她自己已经结婚,而且有孩子了。但他还是在小苏身上感到了和前妻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他背着前妻偷偷与小苏同居没多久,前妻就发现了他们的事……
在前妻的提议下,三个人竟还坐到了一起,探讨黎先生到底该归属于谁。此前,前妻与小苏两人已有过一次会面,这次是3个人一起沟通。黎先生说:“她们两人沟通什么我无从得知,我们三个人地沟通也没吵起来,很理性、很融洽的探讨。主要是她们两个对我的分析,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她们考虑谁更适合我。到后来,小苏好像自己要退出。但恰好当时发生了一次意外,有三个多月躺在病床上,起身都不方便。我感觉在那种条件下离开她,我做不出来。等她伤好了以后,也曾经谈过分手,可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我觉得她也不是特别坚定地要与我分手,后来又交往下去了。”
由于小苏意外地怀孕,黎先生决定与前妻离婚,然后与小苏结婚。2003年6月,黎先生正式与小苏组成了一个新家庭。然而,与前妻离婚后,黎先生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与前妻之间竟还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人们经常形容,婚姻像瓷器一样要小心呵护。如果不小心打碎了,要把它再拼起来就非常困难。但黎先生觉得,说一个盘子打碎,实际是它的外表,其实打碎的同时,我对她(指前妻)反倒有一种内疚,更牵挂了。黎先生说,他与小苏结婚时间不长,就与前妻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他常常瞒着小苏跑到前妻家过夜,尽管他内心知道这样做既不合法也不道德,但无法克制,既舍不得前妻,又眷恋现在的妻子。终于,他的行为让小苏发现了。
“当我第一次发现他又回到前妻那儿,我的气愤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小苏回忆说:“我说,你现在的选择是再跟我过下去,还是跟你前妻复婚,这两种由你自己选择,好吗?”
“这两种我都没法选择。”黎先生目前已处于两难困境:“我不知道选择哪个好,到底是伤害了哪一个。”他想起很久前看过的一部影片《激情交叉点》,就在两个女人都觉得爱同一个男人的时候,这男人开车途中出车祸了,一个女人接到了他的电话,另一个女人接到了他的信,他都向她们表达要回去跟她们在一起。其实这男主人公已经离开人世了。黎先生觉得,靠一个人的消失自然解决这难题,是否也要落到自己头上呢?他在感觉恐惧的同时,几乎也有了寻求这归宿的倾向。他觉得两个女人已把自己弄得够乱了,已经精疲力竭了。
北京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对此案的判断是,黎先生性格中的不确定性,与他目前的处境有很密切的关系。就像他自己说的:“我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已经离幸福越来越远,我对婚姻关系已经倦怠了。如果必须要我选择的话,我可能会两个女人都不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要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题是面对两个大人,可能倒好一点。而当我还要面对两个孩子那种眼神,那种无辜的、期待的眼神,特别清澈,我觉得我就作不出任何决定。我认为自己像一个钟摆似的,在不停地摇摆。”
专家指出,也不是说黎先生是朝三暮四的人,但他性格里的不确定性经常交替出现,自相矛盾,是造成困境的根源。当专家启发他回忆自己进入青春期后,特别是选择爱人的时候,有可能选什么样的人?黎先生说:“现在想来,我想不起有更好的一个人。”专家又问:“那你能不能回忆,一开始你前妻给你什么感觉?”“相对成熟一点,但在婚后交往的过程中,她慢慢变小了。她更多的是让我去做什么事,督促我去做,而我现在的妻子,她对我基本上到了放纵的地步。”
专家对此分析说,原来黎先生看着成熟、稳重的太太,结婚后觉得她小了,意思是不够成熟和稳重了,没给他可以依靠的感觉。后来喜欢小苏,又觉得她很独立,一个女人独自出来打天下,实际相处又不是那种感觉了。这并不是她们变小了,而是人家要嫁一个丈夫,是想要受到丈夫呵护的。但女人弱的这一面表现出来,就让黎先生失望了,就要找更成熟的。这是恋母情结的一种反映。每个人都有恋母情结,这很正常,不过我们不能固着在这上面。那为什么两个女人你都舍不得?黎先生说是亲情都难以割舍。实际上,他与这两个女人之间,主要是体会不到爱情,而只是亲情。爱情是具有排他性的。3个人能坐到一起,这说明黎先生和她们之间的感情联系,并不是以爱情为先导的。而是亲情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建立婚姻关系的爱情,才会出现让大家看来很奇怪的现象。
现在怎么办?专家支着说:第一,要冷静、理性地维持现状。在已经濒于崩溃的边缘,不能贸然对生活作重大改变的决定,这样可以避免生活再进一步向恶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在保持现状的同时,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找心理学家帮助理清自己,在对自己确实理解了之后,再以健康、豁达的心态作生活的决定,可以避免对其他人造成更多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