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洋务派为“求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3)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4)知道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1.简述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物、旗号、目的和措施。
(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5)措施:前期: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筹建新式陆海军,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建立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后期:创办民用工业。
2.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军事工业:l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民用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3)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评价:进步性(积极作用):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局限性(消极作用):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①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的民用企业之一。、
②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次年竣工,全长11千米,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以后,唐胥铁路向西延长至大沽口、天津,向东延长至山海关、绥中,全长276千米,1893年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③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4.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爱国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张謇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他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20世纪20年代,张謇创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5.知道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
詹天佑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l904年,他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主持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筑路工程。l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的建成,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