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目的要求
通过对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复习,使学生融入中国近代历史的氛围,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演革,使学生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方面的东西: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另一方面,通过教材的复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情操教育,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复习重点
八年历史第一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过程及其经济、文
化的发展,共22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重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3、复习难点
本册内容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间跨度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多而且杂,各个历史时期课时都偏短,理论知识强,学生不易理解,时间短是复习的又一难点。
1、严要求、严格规范好课堂复习秩序,确保复习效率。
3、课堂上把注意力应放在中下层学生身上,检查他们的复习情况。
5、通过模拟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复习的内容。
1、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主要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所签协议《略》
3、新兵种组建:新中国成立前第一支海军,海空军司令部分别成立时间,意义
4、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地区,意义,与“一国两制“区别
5、土地改革:能掌握所有国家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的改革,四个阶段:1950年土改,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涉及一个知识都要为学生展开,由一个小的知识引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一个问题联想到于此知识稍微有联系的所有知识,通过训练能自己熟练驾驭课本,将课本自动分成几个板块和主题进行学习。
六个专题的复习时间安排是:第一二专题因为属于期中考试以前的内容,同学们比较熟悉,所以控制在一节课内完成,专题三四分别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题五六公用一课时,若再给学生分析问题形成思维习惯的时间大约需要五节课,时间紧任务重,除去复习剩余三课时,计划抽出一节课时间完成20xx——20xx年期末考试卷,进行考前测试,另外已经给学生印发了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基础题和材料解析题,利用两节课的时间,限量让掌握记忆技巧,嘴快动,脑快转,只盯一题,速战速决大题的背诵基本在阅读三遍后就完成。
因为专题统和了整册书的内容,跳跃性非常大,所以每天布置作业时主要以读书记忆为主,而后构筑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书写作业的量不会太大,每次一道大题或20道选择题,作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早自习,政治和历史有十五分钟的背诵时间,每天固定让学生背诵一课的知识点,并且由组长抽测本组组员背诵情况。注:已经将五个班的组长重新筛选,每班10——11名,每名组长负责抽测3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