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历史竖起来读,你就能看到:通过资本运作打造中国房地产帝国的野心,几乎是根植于华润骨子里的基因。华润对全球第一大房企实际控制权的欲望,也已经延续了三代掌门人。
华润过去一直没有主动控盘,如同现在不放弃第一大股东之位一样,都是现实的考虑。大多数认为是宁、宋和王石的个人情感联系,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未必是最重要的原因。换句话说,华润一直没有控股万科,和现在不惜翻脸控股万科,都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除了个人情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华润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没有变化、华润接盘万科的必要性有多强、到没到有利的时机等等。
华润历史上曾对万科发起过两次不成功的收购,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也有过几次增持,和万科也有过控盘并表的深入接触,但都并不顺利,华润最终也没有强来。
我的判断是:必要性不强,整合难度太大。一方面是万科的发展非常迅速,控盘万科,会导致与管理层决裂,而华润自己操盘未必能有万科管理层做的好,因此选择避免同当年任志强出走一样的零和结果。而另一方面,华润自己的地产板块华润置地最终确立的开发模式是“住宅销售+商业持有”,独特的竞争力实际在商业地产板块,和万科的协同效应并不强,整合难度的确太大。
而到了现在,随着外围局势的变化,以及华润置地的迅猛崛起,华润也许自认为他们拥有了可以抵御管理层动荡的能力。
华润在进军内地房地产开发行业20多年来,大致可分为三支力量:第一支是早年收购而来的华远的力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润置地。第二支万科的力量,华润一直做财务投资者。第三支是原来华润深圳的力量,主打商业地产,盛传要接替王石的吴向东正是当年华润深圳公司的组建人。2005年华润深圳与华润置地合流,在这之后,吴向东也一路升到2013年接替王印成为一把手。
这之后,华润置地开始快速回流一线城市,进军一线房企,展露出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发家地深圳。2012年底,华润公开展示当时在深圳从西到东六大项目:华润中心、华润深圳湾综合体、华润城、湖贝项目等,总建面近1000万平,总投资近1000亿。当时的媒体报道是“无论是开发规模还是项目质素,华润置地都已经是当时‘深圳最大的综合型房地产开发商’”。
此后又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华润集团总部设定在深圳。二是整个后海区域交由华润运营。三是华润也挺进了前海。等于是深圳从东到西,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项目,华润基本都占尽了。同样是在大本营,华润快速超越了万科和其它开发商,现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重组后的招商蛇口,这就是央企的资源优势。
客观说,目前的华润置地所形成的开发模式,更适合中国的超大城市。通过央企的资源获得城市最优质的土地,建设庞大的都市综合体。同时,商业地产全部持有,可随着城市的发展获得长远的经营回报,并大大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这些,常年受制于土地素质的万科,做不到。在过去很多年里,华润的确做到了在万科与华润置地之间发生冲突时保持中立,但显然,在推动华润置地快速崛起上面,华润集团提供了比给万科的多得多的动能。
也许在华润集团高层的眼里,华润置地未来的潜力将会超过万科,这也让华润拥有了可以与万科重整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设想,如果不是2014年宋林案的发生,那么在万科今日的股权之战中,华润也可能还是会采取今日的态度,借机获得控股权。只是说,由于双方长期建立起的情感和信任关系,结果应该不会闹得如此之难看。
总之一句话:央企如火如荼兼并重组的大环境,推动了华润想要谋取万科实际控制权的决心。而华润置地的崛起和潜力,给了华润推动整合万科的底气。这个期间,宝能系的进攻,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长远看,华润和万科之间早晚必有一战。
很多人责怪王石一开始放弃股份导致了今天,但我从来没有觉得那有错。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我认为,不是他当初放弃了股份,而是他从1997年到今天连续做了19年的华润置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王石、马蔚华都是目前华润置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亲眼见证了华润(大股东)当初与任志强(管理层)的分裂,全程目睹了华润置地的崛起,也从来都心知肚明华润要建立地产帝国的雄心,而没有选择在最好的时候把这个问题妥善解决了,这的确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