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游互动给优质IP跨界合作带来全新的思路,让游戏、动漫和电影的互动变得更加活跃。
不过,刘国男认为,游戏改编电影并不会成为主流,而且成功率也不高,“好的影视作品不多,适合做游戏的更是凤毛麟角,影游互动的成功案例也不多。”
放眼全球,好莱坞是世界商业电影的标杆,而且美国的大众文化产业很成熟,但即便如此,好莱坞用经典游戏改编电影的尝试也不多。
据艺恩《美国游戏IP改编电影研究》,1993年至2014年,好莱坞共制作了31部游戏改编电影,半数以上可以通过全球票房收回投资成本,但整体投资规模偏低,大多投资成本集中在5000万美元以下,低于好莱坞制作影片7000万美元的平均投资规模,像《魔兽》电影这样的大制作属于极少数。
好莱坞游戏IP改编的电影呈现明显的类型化特征,没有艺术电影,动作片和恐怖片占据绝大多数。与之相对应,这些游戏IP大部分是冒险、格斗类游戏。究其原因,冒险类游戏市场广泛,且有成熟的世界观,改编成电影的难度较小。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目前影游互动的类型影片尚未形成气候。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导演、《赵氏孤儿》制片人黄斌表示:“要形成这样的类型影片,游戏是框架,能够提供衍生的基础和巨大的粉丝量,但是游戏要改编成电影,是需要IP养成的过程,即便像《魔兽》这样的电影,游戏IP也沉淀了10年。”
其实,美国这类型的电影创作也是大多选择历史悠久的游戏IP,从游戏首发到电影上映的延宕时间平均长达10年,这些游戏大多拥有不同平台的多个版本,长时间和多版本的沉淀都化作游戏IP的口碑,游戏深度粉丝和被广泛影响的潜在受众都是电影票房的消费者。
九把刀亦认为,能够实现影游互动的IP养成需要时间,目前中国手游、端游很多,但是游戏和电影互养IP的过程还需要时间沉淀。
黄斌则表示:“影游互动创作本身需要互通游戏、电影的人才,两者如何同步开发,保持这种类型的延续性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