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七言·出自宋·戴复古《除夜》
2.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五言·出自唐·杜甫《新安吏》
5.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五言·出自唐·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6. 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七言·出自唐·司空曙《早夏寄元校书》
7.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七言·出自唐·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9. 送客琵琶谷,携琴鹦鹉洲。——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1.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五言·出自隋·尹式《别宋常侍》
12. 《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14.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五言·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15.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8. 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0. 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五言·出自唐·李白《送友人游梅湖》
22.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七言·出自唐·孙鲂《杨柳枝词五首》
23.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五言·出自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26.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李白《相逢行二首》
27.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五言·出自唐·杜甫《新安吏》
28.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七言·出自唐·高适《夜别韦司士》
30.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五言·出自唐·孟郊《游终南龙池寺》
31.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五言·出自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36.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七言·出自唐·吴融《富春》
37. 送君江南去,秋醉洛阳酒。——五言·出自唐·沈颂《送人还吴》
39.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题敛钱送。——七言·出自清·吴伟业《捉船行》
40.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七言·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41.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4.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五言·出自唐·李商隐《落花》
46.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七言·出自唐·白居易《快活》
47.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五言·出自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51.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五言·出自宋·文天祥《正气歌》
5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七言·出自宋·王安石《元日》
53.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4.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五言·出自唐·白居易《草》
56. 《送人》唐·杜牧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57. 《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9. 送向荒山头,一生愿虚掷。——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61.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七言·出自唐·白居易《浔阳春三首·春去》
6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五言·出自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64. 危楼送远目,信美奈乡情。——五言·出自唐·牛徵《登越王楼即事》
65.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七言·出自唐·许浑《赠别》
67.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五言·出自两汉·佚名《别诗四首》
68.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七言·出自清·袁枚《山行杂咏》
72. 昨吊徐五死,今送刘三葬。——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73.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七言·出自唐·王昌龄《送狄宗亨》
7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5.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李白《君马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