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雄豪杰,莫不出生于寒微,莫不崛起于艰难困苦。
2.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3. 鹰有凶狠而尖锐的眼神,瞄准了目标,在关键时刻果断地发动攻击,"该出手时就出手",捕捉食物时百发百中。
5.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唐)崔铉《咏架上鹰》
6.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唐)李白《独漉篇》
8.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唐)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9.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唐)孟浩然《南归阻雪》
10.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唐)柳宗元《笼鹰词》
11.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唐高越 《咏鹰》
13. 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唐章孝标 《鹰》
14. 这样成长起来的鹰,才有凌云之志,王者之风,才有资格为王为霸,才有能力统治天空、傲视群雄。
15. 雄鹰翱翔天宇,虽未留下痕迹,却在人类心中种下了飞翔的梦想。
16. 雄鹰自由翱翔,展翅俯冲擒获猎物的瞬间,让人们看到了创造成功之美。
17.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唐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18. 鹰是强劲的,鹰是敏锐的,同时,鹰也是苦难的,是艰辛的。
19. 鹰鹯雕鹗,贪而好杀。——唐李白《舞曲歌辞•白鸠辞》
20.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唐李白《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21. 鹰,是独立的,是坚强的,是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
22. 雄鹰有矫健强劲的双翼,可以不受羁绊地自由翱翔于天际,浩瀚的天地,变幻的风云,在它的眼底一览无遗;飞翔于天地风云之间,自然有说不出的力量和勇气。
23. 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 ——唐崔铉 《咏架上鹰 》
24.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唐)李白《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25. 摧残槛中虎,羁绁韝上鹰。——(唐)李白《赠新平少年》
26.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唐)李白《观猎》
27.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28. 鹰有发达的肌肉,硬朗的骨骼,锋利的爪,体格凶猛,气度高贵,相貌堂堂。
29.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唐白居易《 放鹰》
32. 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 ——唐刘禹锡 《 白鹰》
34. 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何谓倒插法?试看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曰:"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是谓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起笔曰:"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画鹘行》的起笔曰:"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的起笔曰:"沱水临中座,岷山到北堂。"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36. 惟擒燕雀啖腥血,却笑鸾皇啄翠筠。 ——唐徐夤 《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