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dao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专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属——范仲淹《岳阳楼记》1.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3.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8.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5.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2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译文: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译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译文: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文: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1.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 · 牧民》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礼记 · 儒行》
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6.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 里仁》
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论语 · 秦伯》
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史记 · 陈涉世家》
1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
12. 有志者事竟成。 —— 《后汉书 · 耿弇列传》
13.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 张载《经学理窟 · 学大原下》
1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晁错论》
1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植《白马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