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一份来自安徽省长丰县杨庙镇马郢耕读基地的快递,让合肥师范附小的同学们欣喜不已。这是一小包大米,是孩子们亲自犁田、育种、插秧、除草、收割、脱谷后收获的成果。回忆起当时下田插秧的经历,一位同学说:"刚开始,我觉得泥巴很脏,害怕水下有虫子,不敢下田。旁边的农民伯伯教导员一直耐心地给我们示范。我咬着牙下去了,插完秧,才感觉农民伯伯真的太辛苦了。"老师认为:"孩子们捧着这包米喜悦又感动的神情,让我看到了耕读教育开展的意义和价值。把孩子还给自然,让他们在春天学会辨认秧苗和稗子,在夏天观察稻谷抽穗,在秋天学习收割,他们自然就明白了农时农事,也会更加热爱劳动。"
刚刚过去的暑假,为让学生们实实在在"接地气",一些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出各类"土味"课堂。如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开辟了"半亩棉田",陕西省西安市八府庄小学开辟了"红领巾成长种植园"……这些别开生面的课堂,把知识从教室里搬到了田野上,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感知自然的力量、享受劳动的乐趣。
调研发现,目前,全国已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课程,编写出版了首部新农科新形态教材《耕读教育十讲》,建设了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耕读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
在"土味"课堂感知自然力量。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步伐,今天的少年儿童与乡土田园渐行渐远。如何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耕读教育?这道"考题",考验的是学校与教师勇于创新的意识、因地制宜的本领。很多学校意识到:"耕"离不开土地和自然,"读"重在学习广博有趣的各类知识、涵养自强不息的人格品德、树立报效国家的崇高志气。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老师们带到原野田间,越来越多的课堂开设在了大自然里。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学习农耕知识、活泼健朗地舒展心胸情怀,耕读教育的真正意义由此得以实现。
在校园之中重现古老民俗。民俗文化、传统习俗,是耕读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寻回被淡忘的民俗?各地纷纷拿出妙招。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有的学校以其为主题举办文艺活动,如云南省昆明市新迎三小举办"二十四节气"文化节,通过学节气知识、讲节气故事、诵节气诗词、创作节气书画作品、演绎节气情景剧等,让孩子们燃起对节气文化的兴趣;有的学校将其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如让同学们根据不同节气时令,寻找食材并下厨烹饪,特有的节气美食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到时节流转;还有些学校将二十四节气元素搬进校园景观的设计中,例如,华中农业大学的"二十四节气柱"成为武汉高校中的独特风景。校园里的节气文化教育,让儿童青少年体验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精妙规律,深入理解了"不可违背农时"的古训,也产生了学习生活要善于计划、勇于坚持、尊重规律的深刻触动。
在农耕场馆体验耕读魅力。乡村文化馆、耕读博物馆等特色文博场所,是再现农耕历史、传承乡土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浙江积极开展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有益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被国家xxx列为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今年,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开展"乡村是座博物馆"主题活动,在全国推出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河南许昌的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18个展厅为观众展现了农耕源流、耕种器具、农业风貌、家居生活等内容,一件件展品勾画出近现代中原农耕文化景图。
以家风家训传承耕读精神。"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几千年来,耕读文化从一种读书人的生活方式,逐渐凝练为一种教育理念,融入了民间家训家规。今天,许多农村依然注重"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发挥着家训家规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例如,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逆水村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全村一共3000多人,相继走出了29位博士、54位硕士、近300名本科生。不少村民家里现在还挂着"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等内容的家训条幅。村民说,"这是专门用来激励孩子上进好学的,只有坚持学习、不怕困难,才能换来一身本事,实打实地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劳动教育激发内生动力。2022年,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门户全新改版升级,上线了《劳动光荣》《劳动导航》《劳动智慧》三个栏目,提供了3500余条劳动教育资源。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让孩子爱上劳动,真正领悟劳动的意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少学校从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有些家长创设环境带领孩子开展生产劳动,锻炼身心、磨砺意志。例如,每到暑期傍晚,安徽省合肥市塘西河公园便涌现出很多"儿童地摊",小摊主们奋力推销着自己的商品。炎热的天气,娃娃们满头大汗,却个个精神抖擞。谈起收获,一个孩子说:"摆摊两小时,我只赚到了15块钱,可我仍然非常开心。"据悉,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孩子们感受劳动的不易、体验"劳动创造价值"的乐趣与意义。
浙江省湖州市某小学学生在阜溪街道郭肇村乡村农耕博物馆参观。谢尚国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