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所作,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中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读。
那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如果愁肠被割成千万份,身子也化成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着一个地方——故乡。
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归乡了;可是现在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诗人却无法回去。
诗人先说「人归落雁后」,再说「思发在花前」,以将来迟归的结局来对照念念在心的思归愿望,更说明了身不由己,思归不得归之苦。
宋之问于神龙元年二月遭贬,在泷州「经冬复历春」,到此时从贬所逃归,离家已整整一年,在这么长时间里,未能与家人通音信,家中境况如何?家人是否有因受牵连而遭不测的?家人又会如何看待他这样一个遭贬之人?
怀着这样的心情,诗人在离乡欲近时,应该是更加急切地想知道家人的消息。然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看似矛盾,不近人情的表达,细想起来却在情理之中,而且非此不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所特有的心情。
除夕之夜,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难以入眠,想象着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更加含蓄委婉的手法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突出了单身一人的孤苦。
「霜鬓明朝又一年」,既是道出了思念之重,也是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
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
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细品这首诗,送别应在去年(或者更早),送别之时,柳色初青,于是折柳相赠,约定明年此时归来。
好容易盼来归期,天天到送别之处去等,眼看柳条由初青而「青青着地」,而「行人」还不见归来。
至此,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疑问过年思乡的句子:行人呵,你究竟是否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