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美描写跨年晚会的句子,不论国度描写跨年晚会的句子,超越语言描写跨年晚会的句子,不经意间就触动心房。
寒潮过后的冬夜,围炉读诗,也许是迎接2022最温暖的方式。
12月30日晚七点半,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共青团江苏省委主办,交汇点新闻承办的"诗意中国 青春有我——聆听2022·江苏新年诗会",在新华报业传媒广场2号楼礼堂广邀各行各业的江苏优秀儿女,以及诗词爱好者齐聚一堂,共赴一场诗意的约会。
这场时长150分钟的新年诗会有啥看点?邀请了哪些神秘嘉宾?选择了多少诗歌?有哪些江苏本土元素?
别急,记者独家采访了诗会导演组,请他们为你剧透幕后故事和创作巧思。
"艺术元素重组、主题先行,是本次诗会最大的两个特点。"国家一级导演、诗会总导演刘慧萍告诉记者,从接到任务开始,导演组与交汇点创作团队召开多次策划会讨论打磨,最终确定了三大篇章作为诗会的主体内容。第一篇章《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选取几个历史节点和动人瞬间,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奋斗历程。第二篇章《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祖国》,以经典诗文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三篇章《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致敬劳动者,讴歌普通人。
曾经的诗词很短,但日子很长,今天的长文很多,但耐心很短,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工作间歇中真正爱诗懂诗并不容易。
以朗诵为主的诗会,会不会让人觉得乏味和枯燥?为了调动起观众的共鸣和情绪,增强可看性,导演团队广泛采用情境表演、视频、音乐、舞美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元素重组的方式,通过5G、全息影像等科技、创新手段等重新编排打造一组组诗歌,让经典更加经典。"我们利用舞台上的大屏幕,搭建了一个类似于新华书店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读书角,能静下心来和台上的嘉宾、演员一起读诗。"刘慧萍透露,在舞台多样化、艺术化的手段帮助下,诗会中的所有作品、场景设计都紧紧围绕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核,做到主题先行。"诗会里有个关于爱情诗的节目,我们挑选了6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在舞台上设置了多处不同的点位,一首诗朗诵结束后演员悄悄隐去,另一位演员随之现身,而伴奏音乐一直连绵不断地演奏。打破了以往大家印象中诗会就是‘报幕-朗诵’的传统流程。"刘慧萍表示,"总之,我们利用吟、诵、说、读、唱、演等各种方法,把诗意中国铺陈开来,进行画卷式表达。让观众们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重拾诗词中的感动。"
诗歌是什么?在陶渊明看来,诗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法国诗人阿尔托眼里,好诗"是一种坚硬的、纯净发光的东西"。如何用诗歌重现中国壮美河山?诗情表演与诗意表演,也是本次诗会的一大创新手段。国家一级演员、负责诗会音乐部分的导演刘福生向记者透露,在表现歌颂黄河、长江的诗文时,导演组不仅利用钢琴现场演奏、合唱等形式,还编排了儿童、学生群体进行情景交融的表演,辅以深度采访和二次创作,为诗歌作品量身打造独特的观看方式,在诗文的表达、舞台呈现上力求突破,让观众有更多元丰富的感官体验。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往今来的作品浩如烟海。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哪些诗歌能成为诗会的朗诵节目?诗会总撰稿人、导演毛贵民向记者坦言,选择作品时,团队牢牢把握一个原则:以诗歌致敬劳动、致敬人民、致敬伟大祖国。主题确定后,团队又针对2021年的重大事件,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面小康、迈向新征程等内容为重点,精心挑选与之相契合的经典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诗歌,是自然与生命的写照,更是志向与情感的表达。"摒弃快餐文化,让经典诗歌重新焕发光彩。如果现场的90后、00后年轻人和孩子们,能从这场晚会中萌发对诗词的兴趣,爱上这些美好的文字和情感,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毛贵民和刘福生向记者感叹,"我们想借助诗会把最经典的东西传播好,并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在诗歌中找回文化自信,进而形成一种保护国粹、传承经典的文化自觉。"
毛贵民注意到,当下很多创作者的思路只停留在玩味自己的"小情调",纯属矫揉造作。"我们更希望反映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和情感,这样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毛贵民透露,因此团队挑选了多首如《打夯歌》《到远方去》等表现朴素劳动者风貌的诗歌。
在《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篇章中,《长征路上的生与死》是导演组团队印象深刻的一个节目。"谈到长征,大家印象中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等艰苦环境。但这个节目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毛贵民告诉记者,"我们在排练中发现,如果只用单纯的诵读方式,画面单薄苍白,淡化了长征路上的艰辛。"刘慧萍告诉记者,因此团队改用孩子和学生讲述的方式,最终呈现效果比原文增色很多。"为什么说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为了人民?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心中都会有答案。"
与诗歌为伴,以报国为志。在该篇章中,另一个节目——由雨花台革命烈士创作的诗歌集合《致未来书》则是极具江苏元素的作品。雨花台烈士的事迹,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如何让作品在诗会舞台绽放新的光彩和力量?刘慧萍告诉记者,导演团队找来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讲解员和中学生,共同演绎饱含情感的《致未来书》,用更贴近百姓的方式传播烈士的理想和信念。
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刘福生向记者表示,与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或晚会不同,本次诗会不追求场面的铺张奢华,而是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在三个篇章的起始,我们都选择《诗经·国风》中相应主题的诗歌作为开篇。"毛贵民告诉记者,选择《诗经》,是希望让观众能籍此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走向和起源。"《诗经》不仅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还包含了大量劳动者自己创作的诗歌,蕴含了人民的创作智慧。从这里出发,我们更能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三位导演一致表示。
查看诗会表演嘉宾名单,记者注意到,里面既有像梅花奖得主、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温玉娟、杨树泉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又有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抗疫英雄代表,以及奥运冠军、女排运动员张常宁,时代楷模、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妻子王仕花,南京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王老师团队",还有众多高校、中小学学生,以及诗歌爱好者。节目组挑选嘉宾的原则是什么?刘慧萍表示:"诗会邀请的嘉宾里没有所谓‘流量、网红’,邀请标准只有一个——德艺双馨。"
刘慧萍透露,无论是温玉娟、杨树泉这样的国家级知名艺术家,还是其他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邀请过程都出乎意料的顺利。"大家一了解本次诗会的内容和目的,都毫不犹豫地应允加入。"录音和排练的过程中,导演组也被艺术家和演员们的执着、对表演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几位老艺术家,多次为了配乐、录音等一些细节问题,反复找我商量、练习,一遍遍不厌其烦。这种艺术激情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经典作品的感召力和号召力。也让我们再一次相信,优秀的作品是能鼓舞人心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一股力量汇聚起来,便绽成一派生机的春天。结束采访后,三位导演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排练工作中。他们一再向记者表示,期待把新年诗会做成江苏的一个文化品牌,在每一年的新年夜带给大家温暖和希望,用诗歌推开春天的大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文 滕升智/视频 虞越/摄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