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中医药急需紧缺人才。依托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持续推进中医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中医疫病防治骨干人才库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开展中医药宏观战略政策研究。服务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加强中医药统计和信息化人员配备,实施中医药统计和信息化人才培养项目。
(二)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鼓励职业院校设置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医养生、中医康复、老年护理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深化科教融合和产教协作,依托科研院所和中医药大中型企业建设产业人才培育平台,开展中医药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型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建立各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培训基地,面向健康服务行业人员开展中医药技术技能培训。
(三)培养中医药管理人才。实施中医药主管部门管理干部培训计划,开展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轮训与高级研修,提升管理干部专业化水平。持续实施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培训项目,实现地级市以上的中医类医院院长培训基本全覆盖。加强中医类医院科室主任培训、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中医医院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实施中医药经济管理人才培训项目,强化财务、审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设中医药经济管理队伍。
(四)培养中医药文化和国际化人才。持续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专业人才。建立动态调整和定期培训机制,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建设,持续扩大国家级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规模,讲好中医药故事。实施中医药英才海外培养合作项目,建立中医药国际化骨干人才库和储备人才库,加大国际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专业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五)培养中医药师资人才。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支持各地建设中医药师资人才库,鼓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名老中医药专家作为优势师资资源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支持中医药高水平高职学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六)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中医药和标准化知识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加大中医药标准化骨干人才培训力度,提高标准化业务能力。完善中医药标准成果认定机制,将参编相关标准成果纳入人才考评、职称评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