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再过度依赖父母的认可与关爱,能自主处理情绪、不再被父母过度支配和影响,建立起自我价值观、和父母存在差异但能彼此尊重各自的想法和选择,并维持情感联系。
少数和父母冲突巨大的人,可能需要通过远离父母的方式实现代际自治。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朋友,她说自己其实不想吵架,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呢?
幼年期的孩子,为了保持自己在父母心中 "乖孩子" 的形象,很可能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
而这些委屈却成了 ta 们未能解决的创伤。在 ta 们独立的过程中,这些创伤会变成和父母冲突的导火索。
避免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或争吵、争辩。任何父母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己争吵,争执、争辩只会激化矛盾,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暂时离开一会儿,或深呼吸一口气,平缓自己的情绪,帮助自己把情绪迅速地稳定下来,毕竟只有让理性回归,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冲突背景之下会产生愤怒、委屈、无力、悲伤等负面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要予以接纳,而不是和自己的情绪对抗,导致不必要的内耗。
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不仅是与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当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与父母之间要互相理解,信任,将心比心这是交往的基础。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再与他们沟通交流,父母才能更好地接纳你的观点。
沟通不要走极端,两代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异,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动机和行为方式。正因为有分歧,所以才要沟通。这种沟通,不一定非要统一不可,而要求同存异。找到同,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行动;保存异,就是保存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另外,我们要克服闭锁心理,向父母传递有关自己的信息和情况,表达自己的心情,说出自己的意见,让父母了解自己。
我们与父母都要有一个彼此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样的家庭活动有张有弛,才能保持家庭长久的和谐。否则,过度的亲密无间则会导致我们两看相厌,每个人都变成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一样,做什么都必须是同一步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愿被人打扰的角落,尊重我们彼此的独立空间,也是在尊重我们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