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步"和"分曹",说明两人的工作相似,同时上朝,而且办公地点离得很近;
(2)"趋丹陛"和"限紫微",说明两人都在皇帝身边工作,这是很荣耀的事情。
奇怪了,诗人不是要吐槽自己的工作吗,为何还说工作很荣耀呢?
这是诗人做的铺垫,按常理来说,越是荣耀的工作越能激发人的动力,岑参和杜甫是不是也这样呢?
颔联,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天仗,指皇家的仪仗;惹,沾染;御香,宫殿中的炉香。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早晨跟随皇家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晓随天仗入",是过渡句,"天仗"承接首联,仍然突出了工作的荣耀。
而"晓"和"暮"两个字连用,有"日日反复"的意思,说明他们的工作很少间断,天天如此。
"暮惹御香归",又体现出他们每天都长时间待在办公场所,很少出门走动。
每天都长时间待在办公场所,就像"码农"一样,他们会不会觉得很枯燥呢?
还不好说,因为首联写得很清楚,他们的工作很荣耀。一项充满荣耀的工作,即使天天做,也未必会枯燥,如果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反而会更让人有成就感。
那么,他们的工作有意义吗,能不能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呢?
这两句看起来简单,但不太好理解,因为诗人同时使用了流水对和倒装的手法。
"白发",是诗人"悲花落"和"羡鸟飞"的前提条件。
这两句应该这样理解:我现在已经年老,因此会为花落感到悲伤,并且羡慕鸟可以高空中飞翔。
诗人"悲花落",显然是因为年老,但他羡慕鸟飞青云,与年老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比喻的手法,"鸟飞青云"比喻能实现理想的人,也就是说,诗人羡慕那些能够实现理想的人。
综合来看,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不仅为年老而悲伤,还羡慕那些能够实现理想的人。
这就非常清楚了,诗人是在为自己年老却又碌碌无为而悲伤。
那么问题来了:诗人的工作充满了荣耀,而且工作时间很长,怎么会碌碌无为呢?
前两联的铺垫,以及颈联的转折,都是为了逼出尾联的讽刺。
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阙事,指缺点、过错;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圣明的朝廷应该没有错事,当然会觉得劝谏的奏章越来越稀少。
诗人是谏官,他的工作职责当然是劝谏皇帝,但是他为什么会觉得碌碌无为呢?
可是为什么会"谏书稀"呢?你岑参不是右补阙吗,干嘛不多写一些劝谏的奏章呢?
诗人找了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圣朝无阙事"。
从历史规律看,凡是圣明的君主,都会从谏如流,您看,唐太宗李世民够圣明了吧,但是他仍然要听从魏征的劝谏,魏征死后,他认为自己丢失了一面镜子。
显然不可能。现在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百姓仍然流离失所,皇帝怎么可能会没有错事呢?
答案只有一个:皇帝不肯纳谏,不管是拾遗也好,还是补阙也好,都只不过是一个闲职,如果你非要劝谏,结果只能触怒皇帝。
由此可见,诗人给杜甫写这首诗不仅是为了吐槽,更是为了讽刺皇帝不肯纳谏。
您看这首诗,诗人采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先写自己的工作很荣耀,而且自己也努力了,按道理讲,他应该可以在这个职位上做一番事业,可是结果却碌碌无为。
前两联的荣耀和努力,与颈联的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就更能突出诗人心中的悲伤。诗人越悲伤,对造成他悲伤的原因就会越愤慨,尾联的反话正说,就越具有讽刺意味,这就是诗人的巧妙构思。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不管是吐槽也好,还是讽刺也好,岑参肯定对目前这个工作不满意,但是这个工作恰恰是杜甫帮忙介绍的,岑参的这首诗会不会让杜甫感到尴尬呢?
岑参当然也考虑了这一点,因此他并不是只写自己,而是在首联中通过"联步"和"分曹"两个字,把两个人"绑"在了一起,他同时在为两个人的工作而吐槽,这样就能减少杜甫的尴尬。
但是相信杜甫看到这首诗,心里多少都会有些愧疚,如果不是他的举荐,岑参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