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当然看的太多了,可以说自从有了电视、有了春晚,就有了我这个忠实的观众。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在农村老家就开始对着10寸的黑白电视跟着大人们一起看电影似地围观春晚了,这台电视机是我们村小学的。
农村改革后的后来,自家有了12寸黑白电视;后来有了*电,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可独享的电视。
今年201x年,春晚是少不了的节目,8点钟前,全家人早已准备就绪,坐在电视机前。半夜1点了,老婆顶不住疲倦,睡了。我与小儿依然坚守在电视机前,凌晨4点了,春晚精*回放完了,我家的春晚得以落幕。
今天正月初一,闲来无事,回味昨日的春晚,竟是印象全无。只记得05年的小品"忽悠"和近年春晚的小品"水泥灰"。
于是乎,得出结论:春晚太没创造力,太没有"发现力"了!
创造力的08年"奥运",10年的"世博"、"亚运"。只有大排场,只有感受大排场,只能感知的大排场!说不出,说不出——当然的传不远!
请你看"忽悠"一词,仅是我民间地方语言,经过春晚一闹,随即家喻户晓了,神州大地无人不晓,无人不懂!个人觉得这个好!他把民间词汇普及了!以后我们就不用"你骗人"这种"俗语"了。
再说"水泥灰",对于颜*的表达,很多人是不会表达的。红橙黄绿青蓝紫,橙与黄,我是不会分的;绿青蓝三*,我也是不会分的;紫黑红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等,我相信很多人是分得不太清晰的。我不是*盲,也不是说分不清这些颜*的人是*盲。这可能小时候我们的老师没教好?就是我这个早期的大生也没学好?"水泥灰"就表现的特别好!跟水泥颜*一样的灰*!
因此,开始检讨:我们的春晚,寄望十三亿*的期待,几十年了,我们在干什么?
希望:每年有一个创造,比如"水泥灰";或者有一个发现,比如"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