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武汉汉口一对年轻父母在红灯下拖着儿子过马路,孩子闹着说,"老师说红灯亮了不能过马路。"
妈妈说"没关系,赶紧过",爸爸也连声说"快走快走"。两个大人硬拖着孩子过马路,孩子又哭又闹,引来路人观望。
"红灯停、绿灯行",这一交通规则可谓妇孺皆知。报道中的孩童尚能遵守,为人父母者为何如此不在乎呢?近日,记者探访了市区几条主干道,发现类似的现象还真不少。
行胜于言,父母应该以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而不是让家教沦为一场笑谈。稚气未脱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重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切莫让孩子内心留下不良印记,让孩子还没输在起跑线就输在了父母手中。
想要在这张白纸上画出绚丽的图案,父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塑造,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却很少有父母在抱怨孩子行为的不是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
当前不少父母在孩子的爱和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如将孩子的成绩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重智育、轻德育,却忽视培养孩子求知、合作、生存的能力;也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对他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放任自流或是大惊小怪,导致孩子性格娇纵、自私,不孝敬老人、爱顶撞长辈,不懂得分享……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家庭教养上的误区,父母的素质是关键的原因。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可见,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家庭教育连续性不可忽视 另外,在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家庭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连续性。
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
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用"身教"点亮家庭教育的绿灯 现实中,家长们总是教孩子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但是,到了具体实际中,大人的实际行为往往和教育孩子的嘴巴行为相反,比如"父母强拉孩子闯红灯"就是一个典型。我坚信,这位父母一定会在家里教育过孩子,不要闯红灯。
大人言行不一,不仅表现在闯红灯,还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玩得比孩子还痴迷;比如让孩子多读书,自己偏偏不爱读书;比如让孩子要善良,自己偏偏很邪恶等等。这种现象都可以叫家庭教育红灯现象,应该赶紧停下。
俗话说,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从中不难看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这种教育不是口头教育,而是实际行动的教育。身教甚于言教,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客气地说,家长无意识的行为就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标杆。
因此,作为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行,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榜样,才能引导孩子文明、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只能让孩子丑陋、畸形、痛苦的成长。
家庭教育红灯现象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打造家庭教育的绿灯,让孩子能够绿色,流畅,健康地成长。千万不能打造家庭教育红灯,从小培养孩子闯红灯的畸形素质。
别让父母素质影响孩子的成长 记者一位朋友的女儿今年6岁多了。交谈中他说,虽然自己不喜欢读书,但每天他都会强迫自己坚持看书,目的是让年幼的女儿看到爸爸在读书,女儿也会喜欢上看书,喜欢学习。
在感叹做父母不易的同时,笔者对朋友这方面的认识很赞同,这个举动对年幼的孩子的确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然而,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点。
豆豆妈最近很烦心,豆豆才5岁,却经常便秘。问及豆豆的饮食情况,才知道豆豆只爱吃肉,不怎么吃青菜、水果。
再深入了解发现,原来豆豆的挑食是有原因的,豆豆的父母也有同样的饮食习惯。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
难道饮食习惯、言行举止会遗传吗?当然不会,但这些可以模仿和学习。父亲对儿子实行拳脚教育,儿子在幼儿园会经常跟小朋友打架;要求女儿举止端庄、礼貌待人,母亲却对邻居恶语相向。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他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比如父母见到他人问好打招呼,分手挥手再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