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月28日xx站事故分析 2008年3月28日xx35kv变电站311进线35kv真空断路器和301 35kv真空断路器发生设备故障,造成xx站和码头站事故停电。
一、xx站事故经过 3月28日18:30左右因雨xx变电站301、311开关放电严重,于18:33调度当即下令其10KV出线、501、301、311开关由运行转热备用,拉开501-4、301-3刀闸、311-3、311-2刀闸,因当时现场在下雨,拉311-2刀闸需塔水314线配合停电,后又下令监控班xx:塔水314线由运行转热备用。18:47拉开xx站311-2刀闸,经进一步检查,xx站301开关CT B、C两相放电严重,311开关C相CT有裂纹,已无法投运。
29日08:35 将xx站35KV3#母线跳接至311-2刀闸的下口,蹬杆检查所有设备无异常后,314塔水线送电。在送电的过程中,发现xx312开关CT放电声音较大,不能投运。
现场决定采取将xx站35KV3#母线跳接至312-2刀闸的下口,xx站518xx负荷倒至xx站512xx线供电的方案。于16:59塔水314送电,恢复码头站全站送电,17:13xx站512xx线恢复送电,此次事故处理完毕,上报公司领导。
一、事故原因分析 xx站现所用35kv真空断路器为北京电研华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产品4台,型号为,此次出现事故的设备为311、312、301开关,事故现象相同,是外置电流互感器底部对二次线端子盒电弧放电。 (一)、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雨xx站301、311开关CT外绝缘闪络严重造成的。
形成闪络的重要因素有: 1、开关CT绝缘密封不良,在天气恶劣时造成绝缘降低,一次绕组对外皮放电; 2、开关CT绝缘层设计有缺陷,是导致CT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皮绝缘薄弱点放电的主要原因。 (二)、xx站301开关CT外绝缘B、C相的底部有严重烧灼的现象,A相底部对二次接线端子盒有放电痕迹,经开关厂家技术人员打开查看,端子盒内部接线完好无异常。
1、若是301开关 CT的B、C两相绕组其中一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那么由于xx站投了"CT断线闭锁差动"保护(允许接地运行2小时),因此1#主变不会差动掉闸,xx站35KV PT相电压应该显示发生故障的一相电压为0V,另外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35KV,并报有"35KV母线接地信号"。与系统相连的塔上站、徐里营、xx站、城北站都应有相电压的变化、"35KV母线接地信号"现象发生,通过询问调度所没有发生相电压的变化、"35KV母线接地信号"现象发生。
因此排除单相接地的可能。 2、若是301开关 CT绕组的B、C两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那么就是相间短路。
xx站的1#主变差动保护就应该动作,差动保护定值是(折合一次差流)。现场差动没有动作。
若是1#主变差动保护装置当时有问题,引起差动不动作,那么1#主变高压后备保护应动作。但是由于CT本身故障,已不能正确反映短路故障,那么就应该启动xx站上一级开关的塔上站314塔水二段过流(定值为11A,03秒,CT变比500/5)保护动作掉闸。
但事故当时塔上站314塔水没有动作掉闸。 (三)xx站311开关CT C相有裂纹。
311 CT C相二次端子盒上部有裂纹,并有放电痕迹。在实施跳接311开关后,恢复312xx线送电,发现312开关 CT也有放电现象。
(四)若是311、301开关遭受过电压,造成绝缘损坏。通过查看调度自动化xx站电压曲线图,没有发现大的电压波动,基本上排除过电压损坏。
由此xx站、塔上站两套保护装置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根据上述分析初步推断在事故当时311开关CT、301开关 CT外绝缘发生的是局部闪络,由于发现及时还没有发生金属性接地或相间短路。调度员、操作队及时采取停电措施,避免了开关因绝缘击穿造成的事故扩大。
二、措施和建议 1、建议变电工区对xx站综自设备进行二次部分的传动、校验,确定保护装置正常,定值计算无误。 2、通过这次事故,xx站有3个35KV开关有闪络现象,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该类型的开关进行认真测试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如果属于开关质量问题,必要时更换该型号开关。
3、鉴于xx站发生的事故,变电工区操作队对所有室外开关应增加特殊巡视次数,特别是与xx站同型号的设备。调度所调度员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在天气恶劣情况下加强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