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有量低于发达国家均值,具有潜在增长空间。截至 2017 年末,发达国家的不锈钢 真空保温器皿人均保有量为 只,日本的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人均保有量高达 只, 而我国此项产品的人均保有量仅为 只,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我 国未来的保温杯市场增长仍有不小潜力。
国内保温杯行业欣欣向荣,需求端增长稳健。2017 年~2021 年我们保温器皿需求量不断 增长,从 2017 年的 12,211 万个增长到 2021 年的 14,875 万个,4 年复合增长率为 。 据宇博智业预测数据,在后续我国新冠疫情管控逐步成熟以及保温器皿工艺技术升级的 推动下,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量提升将推动保温杯总需求量的持续抬升,预计到 2027 年 需求量达到 19,127 万个,2022 年~2027 年预测的复合增长率为 4%左右。
中国是全球保温杯制造中心,浙江永康企业最多。的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产量由中 国贡献,而国内需求量远不及产量,保温杯产品多销往欧美,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生 产国。据同富特美刻招股说明书,2021年华东地区保温杯产量 52168 万个,其中浙江省 是国内保温杯制造企业主要集聚地,现有企业 3385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和产业链配套 优势。浙江永康号称"中国口杯之都",哈尔斯在 22 年投资者交流会中称,永康的保温 杯年总产量约占全国 80%。
国内保温杯行业集中度较低,哈尔斯规模最大。中国保温杯行业较为分散,企业众多、 竞争激烈,2021 年全国保温杯总产量 万只,国内最大保温杯生产商哈尔斯年产 能 万只,产能口径占国内市场的 。嘉益股份、同富股份占比分别为 、 。
中国保温被市场可划分为高端、终端和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主要为国际知名品牌占据, 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尚不能和"膳魔师"、"象印"、"星巴克"等 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国内头部企业多处于中端市场,通过 OEM+ODM 业务为国际品牌 代工,同时积累行业经验和技术,发展自有品牌业务;低端市场小企业数量多,竞争激 烈,以价取胜。
中国饮料器皿供应商深受客户认可,合作关系稳定紧密。在 22Q1 上海疫情管控影响下, 世界对中国供应情况信心不足,投资者担忧国际品牌商会更换供应链。YETI 首席执行官 兼董事 Matthew 在 2022Q1 与投资者会议中表示,公司对现有中国供应链库存流动和与 工厂的关系非常满意:"最近谈到的中断未对公司饮品供应商产生任何影响,今年年初已 购以及之后的库存流动依旧良好。"目前 YETI 的饮用器皿供应商布局全在中国,经过疫 情考验,未来品牌商将于中国供应链关系将持续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