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4. 本文主要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林正方法,论述了教和学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教学相长(四个字)的道理,也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5.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以语录为主,叙事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7.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8.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即卦辞和爻辞。《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尊为六经(五经)之首,同时也是群经之首。《周易》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注意:《周易》被尊为儒家经典,但不是儒家著作。
9. 本文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是"五经"之一。"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历代儒家学子研学的核心书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四书五经详细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四书为:《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3. 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画一处。
14.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记事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被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很早就失传了。
16.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即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皇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
17.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故此书又被称为《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始称《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18.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19.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21. 《虽有佳肴》告诉我们教与学的关系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论语》中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 虽有嘉肴。嘉肴——至道;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由"嘉肴"、"至道" 作比喻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