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思索后,张丽最终决定还是将花店转让了出去,"销量迟迟打不开,鲜花败了都卖不出去。就当圆了一个梦,现在梦醒了而已。"
年轻人为"理想"买单的色彩正在褪去。越来越多的花店因为商业模式不明、缺乏核心竞争力等举步维艰,更面临用户被线上花店抢走的尴尬处境。
"鲜花本身是暴利行业。"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一束零售价500元的花束,成本价可能就200元不到,利润能达到2至3倍。但如果销售效率过低,迟迟卖不出去,对店家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多家花店主向记者坦言,如今很多花店还停留在仅是卖花的初级阶段。即使线上推广,和商家合作等模式,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在没有差异化特色,不足以吸引客户的情况下,花店关门也是理所当然。
尽管近年来花店数量激增,但遮盖不了多家花店因为经营不善而最终倒闭的情况。据企查查2020年7月数据显示,近五年花店相关风险信息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已经达到8793条,较五年前增长了46%。而在总量达到3万多条的风险信息中,经营异常达到31483条,占比95%。
"鲜花市场面临洗牌的过程。"上述从业者表示,要想让梦想得以持续,需要摸索引入更多的方式。
在上海经营着一家花店的韩菲(化名)正计划着为店铺"植入"更多的功能。
在当初设计店铺时,韩菲就盘算着在门口摆放几张咖啡桌,供顾客能在闲暇之时得到更多的享受,"在花丛中享用咖啡,这是很多年轻人所向往的下午茶时光。"韩菲说,"当客人沉浸在这当中享受不一样的感觉时,也会对店铺产生好感,临走时愿意掏钱购买鲜花。"
有花店主开始寻求和西餐厅、甜点店尝试合作,通过将鲜花摆放在客流量多的场所为店家制造文艺浪漫氛围,也给自己带来稳定的收入。
"效果还不错,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这种氛围。还有不少情侣、闺蜜特意进店打卡拍照,感受被鲜花拥簇的氛围。"一位花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单纯的花店生意竞争激烈,大家都通过各种尝试进行赋能。"
而如今林可也开始尝试着和社区团购进行合作。她计划着通过这种模式推出更多的营销活动以及产品定制,来为自己的品牌拉拢更多的顾客。
"鲜花市场肯定会持续存在。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想法。"林可说,"只是不能再单靠零售来维持生意,更需要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服务经营理念。花店店主追求浪漫没有问题,但浪漫之余同样需要考虑如何让自己在行业中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