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章 学中研究应用文,一般认为" 应 用文" 一 名出 自清代刘 熙载的《 艺概·文概 》,其中有: " 辞命体, 推之 即可 为一 切应 用 之 文。
应用文有 上行,有平行,有 下行。 重其辞乃所以 重其实也。
" 然而认真推敲刘 熙 载 的原意, 重点不在于把" 应用 文" 一词作为专门的文体概 念 去设释其 内涵, 而是强调" 一切应 用之文" 的实 用性。辞命, 本指古使者聘问应对的言辞。
《艺 概· 文概 》中说: " 文有 辞命一体, 命与辞 非出于 一人也。 古行人奉使,受命不受辞。
观展喜搞师,公使受命于 展禽 可见矣。 若出 一 人而 亦曰辞命, 则以主意为命, 以达其意 者为 辞,义 亦可通。
辞 命之 旨在 忠告,其用却全在善道。 奉使受命不受 辞,盖 因时适变,自有许多衡量在 也。"
把刘 熙载的这 两段论 述联 系起来看,一是说明,行人 出使受 命,在 具体场合要 因时适变, 应对要 言 辞通变, " 其用却 全在 善道" 即强 调 了" 用 " ; 二是 由此推之, " 一 切 应用 之文" 重在 实 用, 强调 了实用性特点。至于刘 熙载所说的" 应 用文 有上 行,有 平行, 有下行",虽然 使用 了应用文的 名称, 但也 不能 认为是对 这专 门文体概念 的诊释, 因 为与现 代应用 文概念相 比,其外延较窄。
按现代文章学 分类,应 用文 根据用途可分为 私人应用 文和 公 务应 用 文, 后者主要是公文。而刘 熙载所说仅指公 文, 故有 上行、平行、下 行之 分。
" 公文" 一词在 历 史上 出现很早, 较早可 见的 如《 三国志· 赵俨传》中有: " 公文下郡, 绵绢悉 以还 民。 " 再 如《 后汉书· 刘 陶 传》中的" 但更相 告语, 莫肯 公文。
此外还有 案犊、文 犊、文案、公案 等名 目。如 《 唐书` 李巷传 》: " 天资 长于 吏 事,治 家亦勾检,案犊簿书 如 公府。
" 再如《宋 史·梅 执礼传》: " 文犊山委, 率不 暇 经 目。 " 又 如《 南 史·彭城王 义康传》: " 性好吏职, 锐意文 案。
" 还 有 《东坡 奏议集辨黄庆基弹勃 割 子 》: " 今来公案, 见 在户 部, 可以 取索 案 验。 " ,原指 食器, 后 指凭几,引为官府处 理公事 的文 书、成 例及狱讼判定。
犊, 原指木简书板,纸 张 通行后 称书 信为尺犊,如《 后汉 书·匈 奴传 》中有: " 汉 遗单于 书, 以尺一 犊。 " 案犊在古代诗文 中也有 所 见,例 如谢眺 《落 日怅望 》: " 情嗜幸 非 多,案犊偏 为寡。
" 再如 刘 禹锡《 陋 室铭 》: " 无 丝竹之 乱 耳,无案 犊 之劳 形。 "" 应 用文" 一 词 也不是 到清 代才 出现。
据笔 者 掌握 的 资料,南宋 张侃《跋陈 后 山再任 校官谢 启 》 ( 拙轩 集卷 五 》 ) 的开 篇就 是: " 骄 四 俪六,特 应 用文 耳。 " 不过张 侃尽 管早刘 熙 载六 百年 使 用 了应 用文名 称,理 解却 很 不相 同。
究 其原 因,是 当时 还 没有把应用文 作 为 独立的文 章体 裁, 也就不 可 能把" 应用 文" 作 为 一个 专门 的 文体概念,所 以,张 侃所 说仍 然 不 是对这 个 概念的 科学 的逢释, 仅仅是 从表 达形 式 上 着 来 予 以 解释 的。古 人对 应 用文 的 不 同解释,并 不单纯是 对 一 个概 念 的 内涵 理 解问题,还 反 映 了古 人 对 一般文 章 ( 包括 应用 文体 ) 与 文 学 作品 的差 异 的认识经 历 了 漫长 的过程。
按 现代文 章学 分 类应用 文 包含 在 一般文 章的 范 畴之 中。 但是, 古代" 文" 或" 文章" 的概念,其外延 曾是非 常宽 泛的。
先秦时, 曾把礼乐 度 称 为文章, 如 《诗· 大雅·荡 》序: " 无 纲纪文 章。 ' ,《 左传·襄 公二十五 年 》中的" 言 之 无文,行 而 不远",指 的 则是 文采; 《庄 子·肤 筐 》中也有: " 灭 文章,散 五彩。
" 而" 文学" 本指 儒学 或 其它 学 术。 到 两汉 之 际, 文章与 文学逐 渐 合一,指语言 的 书面 形式。
例 如 王充《 论衡· 正 说》有: " 文字 有意 以 立 句,句 有数以 连章,章 有体以成篇。 " 所论包括 了一 般文章与文学。
再如 司马 迁《 史记· 儒林列传 》中有: " 诏 书律令下 者, 明天 人之分, 通古今之 义,文 章 尔雅,训 辞深 厚。 " 这里 所说的 诏书 律 令无 疑属 应 用 文,也 在 文章概 念 之 中。
对 一 般 文章 与 文学 作 品的差 异 认 识自汉代始 有" 文 笔" 的提 法, 最 早 见 于 《论 衡· 超奇 》: " 乃其 文笔 不 足类 也。 " 不 过 王充 谈的并 不具 体。
到 南北朝 时,文 和笔 进而分为 两个词, 出自《南 史·颜 延之 传 》: "( 宋文 帝 ) 问 以诸子 才能, 延 之 曰:`竣 得 臣笔, 测 得 臣 文。",此 时文 与笔 已各 有 所指。
颜 延 之有 文、笔、言三 分 法: 有文 采且 押韵 的 是文, 如《经 》; 有文 采 的是 笔如《 左传 》; 直言 事理 不 加 彩饰的是 言, 如《 尚书 》等其 它经 典 ( 见 范文 澜 《文心雕龙 注 》 )。其后刘腮 对文、笔 的 区分着眼于 是否 用韵, 指 出: " 今之 常言,有 文有 笔, 以 为无 韵者笔 也, 有韵 者文也。
" 并 于《 文心 雕龙 》中屡 用文、笔, 如 《章 句 》中有" 文笔 之 同致也",《序 志 》中有" 若 乃 论文叙笔, 则 囿别 区分"。该书 体例 就是据此 而定: 第 二部 分文体论共有" 论 文 叙笔" 二 十篇, 前十篇 谈有韵 文, 后十篇谈 无韵笔, 而 后者 主 要 是应 用文 章。
同时,他在 《体性 》、《 风骨 》中也 强调了" 文"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