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五苦章句经》
7.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8.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13. 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15. 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18. 峰仪跟了出来,静静的道:xxx小寒,我决定了。你不走开,我走开,我带了你母亲走。xxx
19.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0.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1. 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22. 如果不了解生从何来,生命是没有根的;如果不了解死往何去,生命是没有归宿感的。一个找不到根和归宿的人,自然会缺乏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如何获得安全感?很多人是通过积聚财富或购买保险来解决。
23. 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24.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25.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26.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7.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8. 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29. 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生命的轮回。但我们还要看到,轮回不仅体现为一种生命现象,其根源就在我们的心。佛教认为,众生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这六种生命形态,也代表了我们内心的不同状态。
30.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1. 首先是自我的重要感。其特点在于,凡与我有关的都特别重要,这是自我存在的关键。因为这个自我是由我们设定的,是无中生有地搭建起来的,它需要支撑,需要巩固。所以,我们就会本能地强化它的重要性,以为这样就会使自我得到保护,不被无常所击垮。
33.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
34.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35.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7.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8. 茫茫宇宙中,地球时刻都在不停运动,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那么,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如果找不到答案,我们能活得踏实吗?当然,不少人未必会想这个问题,或者事情太多而没时间去想,再或者,用种种方法来转移这个无法解决的疑问。但不论我们想不想,这是每个人最终需要面对的现实。
39.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41. 培养兴趣,而不养成癖好;学习正直,而不学成古板。
43. 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
44.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有耐心,耐心做人,耐心做事,更要耐心生活,倘若一味地追求快,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急躁是绊脚石,是一望无尽的深渊,那么耐心就是灯塔,是指南针,让我们在生活中有源源的前进动力,带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人生如路,需要耐心,走着走着,说不定就会走出一片繁华的风景。
45.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47. 我们现在的人格,一刻不停地玩着各种花样。但在玩的过程中,是不是就安全了呢?是不是就能消除迷失本觉带来的不安呢?
49. 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解总是闲,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诵万卷也徒然。
50. 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5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53. 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是指导我们物质生活的第一个智慧的原则。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清风明月都能够为我所用,大地山河都能够为我所用,为什么要执着它呢?非我所有。不要执着,要随缘利物,能够为我所用,所以资源无限。非我所有,所以没有执着心,那么就能够从自私的占有到无私的奉献,就能够少欲知足。
54. 是发发把皇岗到韶关,经长安,连埔,只起莞,广州,清师岁,英德;曆悸怖,苦厄,妄惑,缘起,自在,发把出色发把出相,发把出发把出明,发把出发把出明尽,发把出了年着死,发把出了年着死尽,发把出知亦发把出得,究竟涅磐,发把出觉如事住,是为心经。 悸生怖死,苦海发把出岸。 ----连碧云
55. "菩萨",普济也。 "并把他"深,并把他持最深也。"般若波薛蜜多时",言并把他持此功最久,时以得来了却能子时与正子时里格去当打外物正以和大学机也。"多"字个成上出士二夕,即晦朔里格去当打交,亥子里格去当打际。虽属一夜里格去当打中,学都在然别格去夕里格去当打间,此"多"字里格去当打隐语也。且修性有性功里格去当打子时,修命有命功里格去当打子时,此亦然别格去夕里格去当打意。
56.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57. 花儿不为谁开,也能够为自己开,世界不为谁存在,也能够为自己存在。
59. 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60. 为了维护这份岌岌可危的安全感,我们就会制造一些看似可靠的支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
61. 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62.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63.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64.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65. 小寒道:xxx有了爱的婚姻往往是痛苦的。你自己知道。xxx
66. 《般若波欧蜜多心经传灯月种事于就解》原书批注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我个中天修真师子多走并下手?奈小真如人不肯回头。莫后事于起用着来上寻子时,人到往吃风自有一阳生。
68.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69.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70.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71. 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 ----张爱玲
72. 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73.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74.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77. 人人爱此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刻刻贪图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78.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81. 善良绝非软弱可欺,恰恰相反,善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看见光明.战胜阴暗.唤醒美好的力量。当想放弃善良时,正说明自己内心的软弱无力。人生来虽然白纸一张,但是就应该心向善良。失去了善良的心,即使得到了一时的成功,又有何真正长久的快乐可言呢?更何况,善业必感善果,恶业必感恶果;菩萨畏因,故而做事谨慎,众生畏果,但是因果不爽。所以说,不可急功近利,眼光狭隘,只看一时一事。
82. 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83. 心之、《般若波薛蜜多心经传灯外物解》原书批注
85. 佛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的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86. 虽然我们刻意地回避真相,但在内心深处,其实知道这些是无法永恒的,是怎么抓也抓不住的。我们看到很多人死亡,看到很多公司破产,看到很多官员下马,看到曾经年轻的人日渐衰老,看到曾经健康的人卧病不起。
88. 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89. 峰仪拉住她的手笑,将她向这边拖了一拖,笑道:xxx我说,你对我用不着时时刻刻装出孩子气的模样,怪累的!xxx
90.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91. 恒荣法师:看不开,就记着。放不下,就背着。舍不得,就留着。等有一天记不清了,就看开了!背不动了,就放下了!留不住了,就舍得了!所以说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切就会过去的。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少留一些遗憾,人生就是美好的!记住,阴天,不一定会下雨。
92. 小寒高高坐在白宫公寓屋顶花园的水泥阑干上,五个女孩子簇拥在她下面,一个小些的伏在她腿上,其余的都倚着阑干。 ----张爱玲
95. 有为法虽假,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法虽真,执之则慧光不朗。
98. 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102. 话不用多,受用为重;事不用杂,专精为要。人多不见得好,事多不见得坏。心中有障碍,人生有阻碍;障碍本来无,只因自心起。无自尊心作祟,便能自然呈现;无得失心作怪,便可心平气和。消除瞋恨的方式,就是心怀感恩;除去不满的良药,便是将心比心。做好每件事,便是有心;善待每个人,便是有道。
104.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105.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将这个身体当作是我,以为身体败坏就意味着我的毁灭。其实,色身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朝不保夕的片断.一种不断改变的形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从哲学定义来说,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但身体只是由众多元素构成,刹那刹那处于新陈代谢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在今天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身体的很多零件还可以更换组装,甚至可以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么独存.不变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们对身体就不会那么在乎,对死亡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107. 可见,生命状态也是某种心念的延伸,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在社会上,不同行业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仪,学者有学者的气质,商人有商人的风采。这些差别,正是由不同的心行外化而来,是心念由内而外的延伸。包括轮回,也是内心发展的一个结果,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同样,佛菩萨的生命品质亦非本然如是。他们所具有的无限智慧和慈悲,都是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逐步造就,逐步开发的。
108. 在灯光下,我们可以看清楚小寒的同学们,一个戴着金丝脚的眼镜,紫棠色脸,嘴唇染成橘黄色的是一位南洋小姐邝彩珠。一个颀长洁白,穿一件樱桃红鸭皮旗袍的是段绫卿。其余的三个是三姐妹,余公使的女儿,波兰、芬兰、米兰;波兰生着一张偌大的粉团脸,朱口黛眉,可惜都挤在一起,局促的地方太局促了,空的地方又太空了。芬兰米兰和她们的姐姐眉目相仿,只是脸盘子小些,便秀丽了许多。 ----张爱玲
110.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111.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华严经》
114. 他的回答也是顶低顶低的,仅仅是嘴唇的翕动,他们从前常常在人丛中用这种方式进行他们的秘密谈话。他道:xxx你不爱他。你再仔细想想。xxx
116. 探讨有情的生死,必然涉及生命的轮回。在一般人看来,生命就是从哌哌落地开始。而从轮回的眼光来看,今生只是生命长卷中的一个章节,只是其中一个相对的开始。在它之前,有着无穷的过去;在它之后,又有着无尽的未来。当然,现代人往往不易接受这一观点,但只要对生命现象全面观察,我们会发现,某些以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若从轮回角度来看,就会豁然开朗。
118. 再好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再美的事物,也有淡忘的一天。如果不能拥有就放手,如果舍不得就痛苦,该珍惜就珍惜,该放弃就放弃,走得轻松,活得才顺心。别问谁的行为伤了你,谁的感情苦了你。生活就是这样,有人痛疼,有人笑,有人哭泣,有人叫。伤了揉一揉,苦了忍一忍,谁的人生都有伤,哪种生活没有苦。有些总是难免的,有些总是难躲的,人生并不怕伤过痛过,也不怕苦过哭过,关键是面对痛疼,你想不想,能不能站起来。
119. 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