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苦味,苦瓜各个部分的吃法不同。辞海有言,苦瓜"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放到作品来看,一个人吃苦瓜可以偏好吃皮或者吃瓤,读文章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弃人取,各随尊便"。
汪曾祺的一番"苦瓜"理论,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借鉴意义。正所谓"求同存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苦瓜滋味特殊,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需要心存包容之心,互相尊重正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通篇观之,《人间滋味》说寻常美食,也说人生道理。汪曾祺把他的点滴感悟写入了散文,这是他在"吃"之余,得到的精神收获。
"以食为艺"是中国文人对"雅"的追求,从美食见哲思,字里行间的意趣小到个人追求和处世斟酌,大到社会风貌和人文气象。当代作家高晓声曾经说过:"什么叫文化?吃东西也叫文化"。
这种文化在诗词达到顶峰的唐宋已经初见端倪,唐朝张志和的《渔父》勾勒出了一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水墨画景象,寥寥数语揭示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憧憬。
杜甫则在《丽人行》中用"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来形容宫廷宴饮的极尽奢华,盛唐气派跃然纸上。
唐末五代杨凝式所书的《韭花帖》,被称为天下五大行书之一。"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书法家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恰好收到了亲友馈赠的菜肴,于是洋洋洒洒写下一篇行楷。平常可见的韭菜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珍馐美味,倍添情谊珍重之意。
在宋朝,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的繁荣,上到皇家下到百姓,人们对于吃喝玩乐的兴趣都达到了顶峰。
士大夫一族最有名的"馋人"是苏东坡,所谓的东坡羹是"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做鱼的原因是"子瞻在黄州,好自煮鱼"。他借用烹调之道来安慰身心,自得其乐,掩盖自己屡遭贬谪,无法实现政治理想的仕途落拓之情。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东坡一生豁达乐观,从他美食相关的诗词文集中,我们窥见了东坡居士的开阔胸怀和豪迈气魄。
南宋年间,孟元老回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之象,写下《东京梦华录》。当时亲王宗室的宴席上觥筹交错,行酒九盏,"凡御宴至第三盏,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驼峰角子"。
孟元老经历靖康之变,随着朝廷南下避难,用文字记录了他对北方故土的追思。《东京梦华录》写的是北宋社会的风土人情,也包含了他对往昔辉煌盛景的缅怀。
到了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饮膳正要》,给大众普及了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在书中讲述了药膳、食疗、滋补、健身之法,并且阐述了养身与培养心志人格的辩证关系——"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
明朝散曲家王磐关注民生,他的《野菜谱》收录了五十二种普通百姓能够充饥的野菜,同时以菜名起兴,哀叹民间疾苦。
在清朝,大才子袁枚虽然不会下厨,却喜欢研究菜式的做法,《随园食单》系统性地总结了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
更不用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贾府作为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所吃的茄鲞、莲叶羹、豆腐皮包子、枫露茶、奶油松瓤卷酥、鸡髓笋等等美食精致无比,反映了贵族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
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最出名的美食散文集莫过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和汪曾祺的《人间滋味》。
在文人的笔下,探索美食一是为了满足口腹,二是为了健康养生,三是为了愉悦身心,四是为了直抒胸臆,表达对世间大大小小事物的看法。这正是人间滋味,不可谓不"雅"。
1958年,汪曾祺在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学着绘制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图谱。他远离亲朋好友,在荒凉的沽源感到寂寞,但是下地观察马铃薯的经历,反而让他的心情悠闲了几分。
《人间滋味》的第一章就是《马铃薯》,汪曾祺在离家远行、生活落魄的时候,依然有着轻松适意的情怀,坦然接受返璞归真的生活,不抱怨人世的不公。
这般田园风骨,在中国文人身上,也是屡见不鲜。名气最盛的正是陶渊明,《菜根谭》对他的概括是"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东晋时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厌倦了官场的黑暗斗争,不愿屈从于高官和小人。他向往乡村的平静安宁,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在田园中获得了精神慰藉。
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气度其实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
孔子的著名弟子颜回就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书人在失意的时候要保持尊严的完整,一心向学,不为外物所扰;在得意的时候要施展抱负,为天下苍生立命,德及他人,惠及众生。
汪曾祺一生起起落落,《人间滋味》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真挚。然而,我们无法忽视他历尽坎坷的"孤独感",以及他为了战胜"孤独感"而做出的努力——在田野里解开心灵的束缚,把名利浮华当作过眼云烟,在沧桑和平淡之间寻求平衡,这也是中国文人一贯推崇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