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生来的易胖体质其实是一种幸运。例如,他为了使自己不发胖,每天需要做运动,控制饮食,有所节制。其实恰恰通过这些,你的身体机能都在改善,身体素质也是越来越好,更可能老化减缓。可对于那些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人,无需注意饮食,也无需锻炼身体,可日积月累下来,身体素质也在下降。怎么样才是公平,咱们还是得从长计议。
哈哈,我这种怎么吃都吃不胖的人还坚持锻炼的话不是闲的没事干吗?我觉得我比那些发胖体质者的减肥目标更要高明些,那就是保持身体的健康。
想征服此事实的,恐怕也只有所谓的"管住嘴,迈开腿"的六字真言了。坚持才是重中之重。
坚持跑步的理由无非那一丝半点,可放弃跑步的理由你却可以装满一卡车。怎样用那一丝半点的理由去抗争那一卡车的阻拦,恐怕是要"智取"了。其实细细体会每次"智取"的成功,都会有一种荣誉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吧。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理可证之。
书中也写到了作者的第一个马拉松,跟大多数跑者一样,过了35公里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变化,觉得跑步不再是乐事,不想再跑了,身体也给出了想要罢工的反射。直至跑完全程,什么成就感都没有了,心理只是想着终于他妈的跑完了,再也不用跑了!事实是,之后的每年笔者都要跑一次全马,其实跑完之后的感受都与第一次没太大差别。
于我也是一样,虽至今还未跑过全马。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个半马,跑到最后三公里的时候,身体真的是不听使唤了,心想着,就这样吧,我不想再做强迫自己的事情了,即使生命到此结束,我也想要停下来,不想再跑下去了!这样活着真的好难受!好多人都要说我了,一个半马至于吗?不管怎样,遇到过此种心情的人我知道至今你还在坚持跑步,不是吗?
在长期热爱跑步的过程中,作者也参加了超级马拉松竞赛,近年来,马拉松比赛兴起很快,很多跑者动辄就要参加百公里竞赛,甚至没什么长跑经验的人也要去跑跑半马全马,跑了一年半载的人就奔去百公里了。我自己其实也是只跑了两个多月就参加了半马的比赛,但现在回头想想,嗯,是看过这本书之后想想,突然想起来这是一篇读后感不是吗,哈哈。
回头想想,我想不必太着急,知道很多朋友都想赶快尝到第一次全马的滋味,不是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是要理智且有节奏的,这样我觉得你将能收获更多。
说回作者跑超级马拉松,跑完之后我想作者内心出现了类似于逆城市化这样的现象,没有以前那么热爱跑步了,开始减量训练,感觉"自己"与跑步好像拉开了距离。像这类云云的东西,被作者称之为"跑着蓝调",到底这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可去书中寻找。
我所理解的是这样,之前的跑步是一种爱好,如今他却变成了"朋友",即使作者的心里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可能你不能否认,它没准儿就这样悄然而出,所谓的"跑着蓝调",应是你们的互相尊重,终于,它可以产生自己的"思维"了,并与你呼唤。
在不同的阶段你要有不同的目标,于跑步也是这样。今年半马要进140!明年全马我要进400!全程心率要在160上下!这类云云。这固然是好的,但要理智地给自己定下适当的目标。相反,如若年轻的你现在就定下了我只想我在80岁时仍旧能跑全程马拉松,并为之跑步的话,那将不是会错过更多的精彩内容吗?
整书的最后部分,村上君把对跑步的热情,分给了铁人三项赛事,变得更加全能。不同于跑步,铁三赛事的难点是,要在一定时间调动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力量,往往是你刚刚习惯这等节奏与运动,但马不停蹄的你需要换一个方式了。这会更考验你的身体。书中作者此处也是写的精彩绝伦,也让我有了参加铁三的欲望,但拎出来的话,跑步自然可以接受;骑车曾经最远骑过70km的公路,屁股蛋子手臂果然疼痛难忍;游泳的话,咳咳,对不起,还不会……
我真的是写了一堆啰嗦,不知对大家是否有益,说实话,这是第一次写读后感,还望大家海涵。
书中其实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如果你是村上粉或者想从其他角度了解跑步的话,不妨看看此书,当然作为一本读物,他也是够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