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有这样一道公开竞聘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答辩题:有一位校长每天早晨很早就到校,站在校门口督促教师们早些到校。你赞同这位校长的做法吗?
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对这位校长的敬业精神表示赞赏。现今社会如此敬业如此不摆架子的校长实在不多。可以肯定地说,这对督促教师早时到校肯定有作用。在特殊时期采用这种办法很有效,效力来源于校长的以身作则以及校长自身地位带来的影响力。俗话说得好,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道理就是如此。
不过这种办法长期使用,就万万不行了。因为要让教师爱岗敬业,不仅要靠外因,关键还要靠内因。要让教师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就必须要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比如教师的待遇要过得去;学校的制度齐备且能严格按制办事;上下关系融洽;校务公开公平公正;学校办学思路明晰,发展前景良好,让人有盼头;有良好的校园氛围,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给教师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等等。校长长期站在校门口来督促教师早时到校,有点舍本逐末,一旦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反而不好收场。
其次,校长站在校门口亲自去督促老师,很可能会让校长陷入孤立的境地。学校有值周行政,有值周教师,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管教师的作息。如果校长长期这么做,很有可能让值周行政、值周教师产生不被信任感,从而懈怠自己的工作。学校的工作要干好是靠群体的力量而不是靠某一个体。校长这种"敬业"有夸大自己的影响力之嫌。学校的正常运转关键还是在于学校要有一个科学的、人文的良行运行机制。
再其次,案例中的校长应在学校的宏观管理上比如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方面多下工夫,而不是把精力投放在守校门上。笔者认为校长管理学校可分为四类。一是技术型校长。即把学校每个环节都设计好,如同程序员一样,按程序严格办事;二是教育专家型校长。即对教育的规律很了解,靠自己的专长来树立威信,靠威信来引导来潜移默化来进行管理;三是人际关系校长,即致办于人际关系的协调,靠人际关系的协调来凝聚团队力量,并以此谋求学校的发展;四是文化型校长,即通过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来让学校上下一心。显然,第四种要高一筹。不过前三种应是基础。
综合看来,校长的敬业精神值得赞赏,但做法不可取。要让教师爱岗敬业,校长除了以身作则人格感召外,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这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共同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以及学校科学并且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领导作风等等。
2,如何当好副校长,这是每位副校长都无法回避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作为副校长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想说不能说、说了怕说多、说了不顶用;想干、能干却不能干,干了怕过站,怕校长有意见;做事不做主、做主心没谱、权在校长手;开会走过场、点头念赞经、团结份量重;遇事赶紧躲、责任别找我、去找校长说;让干我就干,什么也不管、有事问下边。究其原因,有些副校长位置摆不正,角色意识不强,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其实,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是分管工作范围的指挥员,承上启下,地位十分重要。副校长能否根据一定岗位的要求"准确就位"演好合适地角色,不仅影响到班子的团结,能否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而且对学校管理整体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副校长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兵头将尾"的角色呢?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出色的副校长就要作到:揽事不揽权;做事不争功;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陪同不炫耀;上下要搭桥。这样才能当好副校长,才能让遗憾远离身边,让合作走到中间。否则,就是失败的副校长。
一、摆正位置,正确认识副校长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副校长是袜子变手套,位置上升了作用减小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上有校长总揽全局,下有各科室主任及科室人员做具体工作,副校长只不过是个摆设,有其职位,却无其实权。这些错误的说法,折射出一些人对副校长地位和作用理解上的偏差,认识上的错位。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