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大力赞扬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确实,身处浊世,能够坚持自我原则,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真的很难能可贵!
聂赫留朵夫误入浊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在物欲横流的专制社会下,身为贵族的他没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当时他是个朝气蓬勃的自由的人,面前展现出一片无可限量的前程——现在他觉得自己从四面八方被围困在粗俗、空虚、漫无目的和卑微的生活的罗网里,看不到任何出路,多半也不愿出去了。
他想起,他曾经以自己的坦率而自豪,而且在一个时期中以说实话作为自己的准则,而且实际上他也是坦诚的,而现在他整个人却限在了虚伪里——最可怕的虚伪里,陷在他周围所有的人都视为真理的虚伪里。”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当聂赫留朵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直面过去自己犯下的错误,放下身份和地位,去请求原谅,通过行动去救赎自己曾经伤害过的玛丝洛娃。
在《复活》里,明线是聂赫留朵夫尽力复活玛丝洛娃,使她得到了“新生”,实际上更大的复活者是聂赫留朵夫,他的自我救赎是灵魂上的救赎。这一点也恰好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中所宣扬的“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自我反思,自我救赎的勇气,力求浊世独清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也始终相信“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是一片翠绿,生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