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说明在准备司法考试时,就已经进入了误区。那么,哪些误区使考生必须清楚和规避的呢?
对司考认识误区的实质分析 通过上面对法学和非法学专业考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类考生的误区恰恰走向对立面,即:法学专业的考生容易从理论学习的角度出发,他们思维的惯性是总是尝试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较少直接从法律规定直接出发。这一误区的产生与我国的法学教育特点有关(法学教育常常以置疑法律现实为出发点);而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则容易从法律实务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司法考试当成是法条考试,思维的惯性是希望通过法律知识面的扩展来通过考试,而忽视了理论对实务的统领作用。 总体来看,司考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资格考试,考察14门法律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考试的范围是固定的,考试所用资料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要详细了解考试范围,对重点问题加以掌握,并通过对历年试题的研读,将自己不断提高到考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定能够通过考试。 同时,司考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考试,重点考察理论在"实际"(这里的实际并非现实生活,而是出题人理想中的实际,也是法律人理想的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较少有机械性的题目,司考题目的趋势趋向于灵活性和综合性。因此,培养法律思维,将法学理论时刻与实际相联系,灵活运用理论,比记忆理论和法条更有效(效果和效率)。总结来说,不管法律基础如何,只要认真复习并找准方法,司考就不难通过。
考生对自己应有明确的认识 第一,为何参加考试。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应该有他的目的,尤其是应付如此高难度的考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考试目的,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你报考的目的一定能给你足够的动力。有些人报考是因为听说是中国第一考,所以就去考,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有些人是为了陪同其他人考试而考试。很显然,这些考试的动机难以给人足够的动力,缺乏足够的动力是很难在复习量如此之大的准备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只有让自己明确了考试的目的,才能在长达几个月的高强度复习中保持动力。 第二,决不能抱着试试看,积累经验的想法。这一点对于刚毕业、第一次报考的考生尤其重要。很多刚毕业的考生由于工作刚稳定和听说考试非常难,通常都有一个想法:过不了是正常的,反正自己才第一次报考,以后机会很多,就当积累经验。笔者认为这想法是非常致命的,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极其容易在艰苦的复习过程中缴械投降。考试是否能一次就通过是另一回事,但考生一定要有一次通过、破釜沉舟的决心。 第三,对自己的基础和复习效率要有清醒的认识,确立一种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以我为主的复习心态。既不要有觉得自己最后冲刺一、两个月就行的盲目自信心态,也不能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准备,每天复习七、八个小时。我们相信,如果考生能将教材、法条、真题合理运用,并融会贯通,考400分以上都非常轻松。因此,考生在明确这些复习内容后,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