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大本,全称《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是司法部出的最权威,最全面的教材,为什么说他权威呢?因为出书的人包括马怀德、王利明、张明楷等等国内一线的法学家,在我们国家敢称"法学家"的人确实不多,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写的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司法部的观点,司法部的观点就是司法考试的观点,他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大家知道张明楷一直都是坚持三阶层构成要件学说的,所以在09年他创新地在三大本里修改了几十年来的刑法通说,从四要件到三阶层,其实宝贝本身没变,只是从四个盒子装到三个袋子里,结果引起了很大争议,主要是我国老一辈刑法学者高铭暄马克昌对此反对,于是当年司法考试没有考察三阶层,甚至连与之相关的因果关系,期待可能性统统不考,为什么?避免争议,也迫于刑法保守派的压力,2010年出三大本的时候,张明楷迫于压力不再编写刑法总论,改由周光权编写,于是三阶层昙花一现,又还原到四要件了,起先我也以为周光权是坚持四要件的,但是后来通过研究周光权老师的专著,发现真是悲剧,原来他一直都是以三阶层来阐述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的,迫于司法部的压力在编书的时候采用了四要件,也就是背离了自己的学术观点,由此可见学者、司法部和司法考试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司法部在背后控制学者编书,之后司法考试试题体现这套书的内容,简单的说,如果2011年有一道真题在2011年三大本上找不到答案,这道题就是错题,全体加分,这就是三大本为什么权威,有一些考生说,我去买编书人的专著来看,是不是就能够猜到司法考试真题了,错了,从周光权的境遇来看,学者的观点未必就能够出现在司法考试中,司法考试还是以三大本为最终依据。有个考生考完司法考试后说"我看的统统没考,考的书上都没有",相信很多考生在没有阅读三大本之前都会有这个想法,考了很多东西见都没见过,我带的一个学员是跟着我仔细研究过三大本的,他考完之后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凡是我觉得有争议的题目,在三大本上都能找到原话",这就是三大本的威力。再说全面,相信司法考试在没有哪本书比三大本还全面了,有的考生买了一套专题讲座,说:"哎呀,这套书这么厚,我都看不完,有没有更简略的教材",没有,因为专题讲座就是缩略版的三大本,你要过司法考试哪能不吃苦呢,想看个两页书就过了,那司考也太不值钱了。三大本全面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是这个学科的知识,无论会不会考,学者都要写进去,这是学者的态度,即使有些是有争议的,不可能考,但是只要进了教材,就有些糊涂的学生会接受我的观点,间接成为我的学生,这也是反映了学者"人"的一面,他们也有贪婪和自私的一刻。所以我们学习三大本的时候要讲方法,找重点,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这套书的前身是《万国专题讲座》,作者是一脉相承的,就仿佛大陆有个清华大学,台湾也有个清华大学一样,名字差不多,作者就是原来万国的老班底,这套书的作者都在某一个机构里面上课,所以他们对这套书是推崇倍至,同时把三大本贬的一无是处,这是有商业目的的,其实这套书只有一本写的好就是李建伟老师的民法卷,基本上可以覆盖司法考试80%以上的考点,至于其他的几本,相对于三大本来说,都是通俗易懂,如同《辟邪剑谱》之于《**宝典》,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全面,所以其他几本只能配合三大本的学习,除非你基础非常好,否则不要单纯以这套书为教材。
这套书有个地方做的很好,每个考点之后附加一道真题作为例题,这个考生可以边看书边做题,掌握地更加扎实,同时归纳了一些非常抽象的考点,算是弥补了三大本基本无归纳的缺点。
这套书是众合独立出来之后,万国基于商业目的,加班加点编写的教材,为的是抢占《专题讲座》这个名字,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很多人只听说过《专题讲座》这四个字,至于前面是"万国"还是"众合",他们闹不清楚,反正是专题讲座就买呗,其实从内容上讲,万国这套书商业性质太重,作者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教材几乎不怎么举例,内容相对于众合专题讲座,更加不全面,众合好歹还有一本《民法专题讲座》当台柱子,万国这套书确实是乏善可陈,看不出哪本书特别优秀。
这套书是司法考试教材的一个创新,就是把老师的讲义稍作编辑整理成册,这样倒也节省了编书的成本,万国从事培训多年,老师的讲义无论格式还是内容都比较规范,所以这套书最大的优点是规范,基本上万国的学员只要有这套书,就不用老师另外再发讲义了,讲义都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记忆,比较精辟,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缺胳膊少腿,所以你在看这套书的时候一定要下载万国系统强化班的录音,两者培训学习才是最佳效果。
这一版秉承了法律出版社的优良传统,对司法考试真题的统计非常到位,每年考过多少分,统计的非常详细,主要线索不是法学学科考点,而是法条,可见作者法学功底不深,几乎完全不涉及学术理论,每个考点都是罗列相关的法条,所以遇到没有法条的部门法,比如法制史、法理学,或者部门法里面没有法条的考点,比如期待可能性,间接共犯,这些问题就很难全面的阐述,因此这套书实际上是法条书,不能当做教材,不适合前期打基础的阶段,到后期还可以,因为教材在每个考点后都罗列了真题模拟题一大堆,估计作者做过出版社编辑工作,打基础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这个非详细讲解不可,不是法条就能够代替,而且现在司法考试有一个趋势,越来越侧重于对理论的考察,比如有一年司法考试真题考过刑事诉讼法之"罪行相适应原则",这个原则是没有法条的,所以不系统地学习学科本身,是无法掌握的。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真题解析,司法部自己也有,培训机构也有,但是这套张能宝的书名气较大,为什么名气大呢,因为做的久,其实这套书不是张能宝一个人写的,没有人能够精通十四个部门法,精通2-3个就不错了,张能宝团队编写的,这套书是以学科内容为顺序编写真题,把历年真题拆散,分布在每章每节中,基本上和司法考试大纲的顺序相似,优点是每道题讲解的非常深入,远远超出了司法考试的考点,讲了很多自己的观点,缺点也在于此,由于融入了编书人自己的观点,所以容易误导学生,我翻阅了张能宝早些年编写的真题解析,当年内容反而比较平实,精辟,司法考试的观点详细阐述,其他观点就一笔带过,而后来张能宝出名了,人怕出名猪怕壮,他也怕别人说他没有理论功底,于是越来越多在真题中加入学说讲解,超出了真题本身的范围,向教材方向发展,于是一道题的解析可以长达一页纸几千字,在后期学习的时候,切不可逐行学习,否则时间不够了。
另外一点,这套书不全面,没有涵盖所有的真题,只有06年以后的部分真题,虽然讲解详实,但是仅仅做这些真题是不够的,你看刑法那本真题才薄薄的一册,怎么可能这么少,而且还有那么多解析,所以不能仅仅以这套书做真题,如何结合真题进行学习,我在另一篇帖子《司法考试如何避免大意失荆州》里面详细的阐释了。
其实这个领域就没有人愿意出题,因为出题的难度比出书还大,短短50个字,要扣到考点,同时要严密,不能有争议,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连每年的真题都有那些错题,更何况模拟题了,出模拟题的人能够比出真题的人更大牌?法律出版社出30块钱一道题征集模拟题,结果都没人去出,因为那些司考的老师讲一天课可以拿1W多(暴利~),出几道题花的时间又多,钱又少,一天挺多能出10道题,拿300块钱,这个性价比对他们来说太低了,于是法律出版社不知道从哪里找了几个人,编写了这套书算是完成任务了。所以这套书的质量也就一目了然了,不做还好,一做发现自己肯定过不了了,做什么错什么,答案还写得不清不楚的,越做越糊涂,大家只需要记住一点:"最好的模拟题就是真题"。
不管封面换成什么样子,只要是指南针出的法条,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同学们不要被商业手段迷惑了,我觉得司法考试这个领域不管是出书人还是机构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把考生当成傻瓜来忽悠,出教材也是这样,换个封皮就说是新版的,当然我这里要列举指南针法条,其实不是因为法条只有他一家编写,上至司法部,下至培训机构都有编写法条,指南针这套书的编排顺序稍微好一点,在目录前面有个知识点的概括归纳,虽然不全面,但是凡是概括了的内容都是比较精辟,这也算是前人的心血了,所以看这本书不可不看这一部分,另外,这套书有个问题重点法条后面有个"牛刀小试",有些题出的可以,有些题就明显在钻牛角尖了,所以不会做就果断放弃。其实指南针这套书出的全面,司法考试并不考察这么多法条,只有诉讼法会重点考察法条,其他部门法要么是没有法条,比如法理学,法制史,要么是法条没有太大价值,比如三国法都是一些国际条约,要么法条不能代替教材,比如民刑行政法,所以指南针法条不可以作为复习的主要资料。
有人就说了:"你刘云飞说了这么多,好像每本都不是主要的资料,那什么才是主要的资料呀?",所以这里就需要结合起来了,每套书有每套书的缺点,也有他的优点,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总的来说,你既然要准备司法考试,有三类书是缺一不可的,教材+法条+真题。要不要模拟题呢?可以不要,因为从2002年到现在的真题已经有几千道了,足够了,教材只看三大本不行,要配合专题讲座,不管是万国的还是众合,法条只用看重点法条,司法部的那一厚本法条汇编实在太多了,看指南针的也可以,真题张能宝的既然写的不全,你就上网去下载历年真题打印出来,厚厚一本,肯定有用。我常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帖子:"我那个某某同学只看某某书就过了",这种观点很容易误导其他人也"只看"某某书,很多备考的考生就是被错误的过关经验误导,结果南辕北辙,痛失一年时光,我曾经写过一篇帖子"火眼金睛,甄别最合适自己的过关经验",专门讲到怎么谨慎地对待别人的过关经验,不被错误的观点误导,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教材,不能趋之若鹜。
限于个人能力有限,没有拜读所有司法考试的教材和资料,所以就不能一一列举了,如果有对各位"大腕"冒犯之处,还请海涵。因为我始终相信,考生是最富有智慧的,他们有独立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