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及权威性不足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缓解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往往将审计监督、财务审计、会计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归入到同一个部门中,甚至出现财务工作人员同时兼任审计工作岗位的情况,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无故拖延工作,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部门优势,还会对业务开展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此种工作环境势必会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企业没有单独建立审计监督部门,会导致审计结果缺乏权威性,致使财务审计监督部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管理层只看到财务审计监督部门最为表面的内容,而忽视了该部门的存在会大大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意义。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了财务审计监督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也得不到企业上下的协助与配合。同时,应保证财务审计监管的合规性,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为了达成订单要求而进行融资,此环节极其容易发生触犯商法的行为,而企业面对不断增加的应收账款,被迫采取各种应急手段以达到尽快回收账款的目的,但因此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负面效应。企业管理层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财务审计监管的重要性,就会导致该企业负债等融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企业上下没有足够重视财务审计监管部门在审核验收企业会计工作时所提出的管理意见和建议,那么就没有切实发挥出监管的作用和价值,企业财务资金安全和资源配置等问题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二)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程度低及缺乏风险意识第一,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程度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只有具备更加专业的审计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新时展需要的全能复合型审计人才。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财会类专业毕业生。虽然有部分企业管理者较为注重审计工作,但是由于财务审计监督部门构建力度的严重不足,以及企业缺乏引进与培养人才的意识,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监督仍未取得实际成效,没有充分发挥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功能。因此,企业必须切实提升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实效性得到充足的保障。第二,财务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财务审计人员如果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较为低下,则会致使其在审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对重大危机与风险做出错误的判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从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诸如信息技术、风险管控、制度法规、内部控制、审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技能与专业水平。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审计职业素质差,专业知识极度匮乏,未能全面了解企业的治理情况和经营状况,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致使财务审计人员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知,风险应对能力也较为低下。随着企业经营种类的不断增加以及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财务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审计人员只有全面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制度、内部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才能保证评估调查的全面性和实效性。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内部审计结果具有直接影响,两者间相互补充。
(三)财务审计监督法治力度与制度保障有限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国的有序贯彻执行,企业经营管理也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治化。企业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审计工作时,为了保证财务审计监督的法治性,就必须以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就现阶段发展情况而言,财务审计监督法治力度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部分财务审计人员缺乏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淡薄,导致了企业财务审计监督违背了商法等法律法规,也致使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缺乏规范性与专业性。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审计监督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审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优化财务审计制度,使其更加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但是仍有部分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保障十分有限,没有真正意识到财务审计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由于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保障力度的不足,导致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在日常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参照企业既定的制度规范,获取有效的财务审计资料和数据信息汇编成较为完善的审计报告,极大地影响了财务审计的成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