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简述心理辅导的内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如果你遇到类似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31.材料:
在某班,甲同学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由一个自觉学习的好孩子变得上课容易走神、不按时完成作业。乙同学因教师的公开辱骂而厌恶上课、经常逃学玩游戏。甲乙两同学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
(2)甲、乙同学的学习成绩下降分别是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造成的?
(3)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如何满足甲、乙的需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1.【答案】C。解1.【答案】B。解析: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题干中的
2.【答案】C。解析: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发展速度不同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故选C。
3.【答案】B。解析:学校制度文化(规范文化)主要指保证学校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
它包括教育方针政策、学校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取向、典礼仪式、节日活动、
6.【答案】C。 解 析:CIPP 是 指 背 景 评 价(contentevaluation)、 输 入 评 价(inputevaluation)、 过 程 评 价
(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
7.【答案】B。解析:教学方法中的参观法属于实物直观。故选B。
8.【答案】B。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
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9.【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故选A。
10.【答案】C。解析:题中所用的方法是精加工策略里面的记忆术。故选C。
11.【答案】A。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
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13.【答案】A。解析:根据布鲁纳的动机原则,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认知内驱力。
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中学生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刚好是从儿童期向青
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
充满矛盾的时期,青年初期则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故选A。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点。人格的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往往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不同人面对挫折与失败最终的结果不同,这是人格的功能性的表现。故选D。
16.【答案】B。解析: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故选B。
17.【答案】C。解析:知道道德规范说明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也愿意遵守说明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道德意志。故选C。
18.【答案】C。解析:可逆性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应当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故选C。
19.【答案】A。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故选A。
20.【答案】B。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该教师是通过民主性的领导方式,使学生养成自律精神,属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故选B。
21.【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外活动的指导者、辅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起辅助作用。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