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细胞,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2、白细胞 成人末梢血4.0-10.0x109/L
5、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每天产生的量相当于每升血液中增加35x109个,其寿命仅有7-14天
6、血小板 儿童、新生儿、男性 100-300 x109/L
7、尿成渣中的无机沉渣主要为结晶体,多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的结果。
8、尿沉渣结晶异常见于:
2) 大量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别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期间
4) 大量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盐尿增加提示有小肠疾病及小肠切除后食物中草酸盐吸收增加
5) 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伴随胱氨酸结石
6) 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7) 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8) 服用磺胺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米酮等药,可出现结晶尿
10、影响粪便色泽的药物有:
1) 口服炭、铋制剂、铁制剂、中草药者粪便可呈无光泽的灰黑色
3) 服用解热镇痛药,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可使大便变成红色或黑色;水杨酸钠可使大便呈红色至黑色
5) 抗凝血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酯、醋硝香豆素(新抗凝)可使大便变红
11、病理粪便隐血可见: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其他疾病
12、消化道肿瘤 胃癌、结肠癌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
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GPT) 速率法 成人<40U/L
1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常见:肝胆疾病、其他疾病、用药与接触化学品
15、常见可致ALT活力上升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血脂调节药
1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升高常见疾病:心肌梗死、肝脏疾病、其他疾病、用药
17、心肌梗死时,AST活力最高,在发病后6-8小时后,AST开始上升,18-24小时后达到高峰。但单纯心绞痛时,AST正常
18、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升高见于:肝胆疾病、胰腺疾病、其他疾病、用药
19、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见于:肝胆疾病、骨骼疾病、用药
20、可导致ALP升高的药品有: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
21、血清尿素氮(BUN) 速率法 成人 3.2-7.1mmol/L
22、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的: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其他
23、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72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
24、淀粉酶降低,主要见于: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等
25、胆固醇水平易受饮食、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
2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27、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
小三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
28、大三阳意义: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见AST及ALT升高,为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应尽快隔离
29、小三阳意义: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