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263.5亿斤,(1936年的75%)土改进行中
1952年,3280亿斤,人均576斤原粮,满足温饱很困难
1953年,统购统销。(要集中精力发展工业,城里人要有的吃,农民吃多少政府说了算)
1978年,休养生息(党摸索处理农民的关系)
降了50亿斤,人均稻谷不到400斤,不到350斤小麦不收
1978-1984连续增产,突破8000亿斤,增长33.7%。第一次出现卖粮难
隐藏矛盾凸显,购销价格倒挂,收购价格提高,销售价格没涨,财政不堪重负
(第一次粮改)1985年,财政收入不堪重负的背景。后果:产量连减4年
第二,价格变化,倒三七的收购价格价格,统购价格取30%,超过部分收购价格取70%,实际价格下降
(第二次粮改)提高价格,粮食产量又恢复到85年水平
(第三次粮改)1990年8925亿斤,又卖不出去了,但是不敢再降价了
(第四次粮改)1994年,背景:通货膨胀引发粮价上涨,取消了粮票,第二次工资改革
1998年量产最高,10246亿斤,连续增产,粮食过剩,提出三项政策改革(粮食购销的运行机制,实际运行很困难,体制有问题)
后果:实际运行中有两个市场,政府收购变成高进入低出,财政大亏损2400亿
96年曾经提出流通体制改革:
四个分开: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和地方分开、新老粮挂账分开
(第五轮粮改)2004年,农业新政。背景:粮食不够吃了。
(第六轮粮改)2014年,供给侧改革,背景:“三高一低”
总结:其中四次,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进行的,要增加应对过剩的能力。
农民积极性、农业的生产条件、农业的科技进步始终是第一位的,不是在流通中可以解决的
外部环境变化,国内国际,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
政策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任何政策都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可以推行,但利弊转换之时,要及时改变。
挑战和问题:
第一:为什么我们国家粮食高于国际市场?以后会怎么样
第二:要认真解决好粮食问题,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国际舆论大于实际问题)
第三: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底线是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粮经饲改革,但还是要关注粮食安全,还有很多贫困人口
对策:
第一,突出矛盾还是大豆,大豆和玉米,区分好用途,要调整种植结构与需求变化相适应
第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环保安全,质量要优,生产方式要绿色
第三,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时刻把握大势,一是城镇化:企业去非洲,服装去东南亚,农民返乡创业;二是:规模经营,规模不扩大,社会服务扩大的思路。(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第四:粮食改革上,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四分开”没分开,企业作为主体,中储粮是备战备慌的职能,还是要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