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核算基础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内容)
(学习会计对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会计在记账时为什么一些活动记账,一些活动不记账)
资金的定义
(老师未讲)
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
会计对象的定义
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注意:任何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必然引起资金的运动,企业中的资金运动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对象的判断方法
经济活动不能等同于能用货币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只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能引起资金运动,才属于会计对象
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的三环节和三过程
(此图是第四章的逻辑框架)
三环节
资金筹集环节
依法通过吸收投资人投资或以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形式获得货币资金
资金使用环节
三过程
生产准备过程
在成立之时制造企业将购置一定量的材料物资以备生产之用,这时货币资金转化储备资金
(筹集来的资金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固定资金或者储备资金形态的过程就是生产准备过程)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物资,储备资金又转化为生产资金。将车间加工完毕的产品验收到产成品库后,生产资金又转化为成品资金。
销售过程
接着,入库待售的库存商品进行销售,当实现销售收入时,成品资金又转换回最初的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过程就是销售过程
资金分配与退出
收回的货币资金部分被制造企业用来继续投入再生产,部分被用于上交所得税,部分被用于向投资者分红等
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分类成会计要素的原因
会计对象是一个非常笼统与抽象的概念,会计若想进行核算,必须对其进一步进行合理分类
会计要素的定义
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即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
老师给的定义: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形成的若干要素;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六大会计要素
(又称财务报表要素)
资产
定义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在其它方面差不多,相反的点在于“资产”是经济利益流入;“负债”是经济利益流出)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属于你的已经取得的有用资源)
特征/如何判断是否是资产
2.必须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拥有或者控制
控制:企业虽然现在并不对某项资产拥有所有权,但实质上已经掌握了其未来的收益和风险,如企业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相当于分期付款)
融资租赁(是资产)
(符合资产的定义以及资产的三特征)
定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需要使用高价的固定资产,但买不起,于是找一家公司租用其设备进行分期付款
3.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也就是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产单独或与企业的其他要素结合起来,能够在未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净现金流入量,这是资产的本质)
资产的构成内容
(构成内容里面的东西都符合资产的定义)
按其流动性的不同
(此流动性指的是资产的变现情况)
流动资产
含义
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款项
因赊销商品或劳务而发生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属于企业的债权,即应该收而尚未收到的钱
是资产的原因
(因为符合资产三特征)
1.应该收,即说明买卖合同已经达成,东西已经发货
(符合过去交易或事项)
3.未来可以收到顾客的钱
(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预付款项
预付的费用,即你买东西,东西没给你,你预先付出的钱
是资产的原因
(符合资产三特征)
1.预先付了钱,即说明买卖合同已经达成
(符合过去交易或事项)
3.未来可以收到供货商的东西
(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存货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将要消耗的半成品、在产品中,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将要耗用的各种原材料等
非流动资产
含义
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
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和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
使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单位价值较高,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
无形资产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负债
定义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在其它方面差不多,相反的点在于“资产”是经济利益流入;“负债”是经济利益流出)
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特征
1.负债是由以往事项所导致的现时义务
(已经明确欠的钱才是)
你与供应商有合同纠纷,已经打了官司,但是最后结果你输了还是赢了还不知道,你觉得你可能输了,则你认为你要偿还的这一笔钱不是负债,因为是否偿还还不一定
2.负债在将来必须以债权人所能接受的经济资源来加以清偿(负债是需要归还的)
(这是负债的实质,负债的实质是将来应该以牺牲资产为代价的一种受法律保护的责任)
负债的构成内容
按照其流动性进行分类
(此流动性指的是归还期的长短,归还期 ↑ 则流动性 ↓ )
流动负债
含义
可以在1年(包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
短期借款
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一般是为了补充流动资金)
应付及预收款项
应付款项
一般都是欠别人的钱(未来会有钱这一经济利益的流出)
(欠银行的贷款、欠客户的贷款、欠职工的工资、欠股东的股利、欠税务部门的税款)即应该付给对方而尚未支付的钱
预收款项
客户把钱给我未来我要给顾客产品(未来会有产品这一经济利益的流出),即预先收到对方支付的钱
非流动负债
含义
偿还期超过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包括
长期借款
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一般是用以长期工程项目)
应付债券
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券
长期应付款
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应付款等
资产和负债的区分
资产(应收、预付款项)
预付款项
你付了钱但是没拿东西,未来会带来“东西”这一经济利益的流入
负债(应付、预收款项)
预收款项
收了钱没给东西,未来会带来“产品”这一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
(也称股东权益/净资产)
定义
属于业主的那部分财产,一是自己投入的,二是通过经营增值的,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所享受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构成
投入资本
主要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 财产物资
包括
实收资本
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资本公积
也称准资本,归企业所有者共有的资本,一般是指资本的溢价
两种情况
企业收到的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即在投资过程中产生了溢价,不计入实收资本,而计入基本公积
比如在股份制企业,
股票每股面值1元,但发行价格可能5元,如发行1万
股,筹资50000元,其中10000元为股本(实收资
本)40000元就是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含义
是指企业成立之初到现在为止保留下来的累积盈余,其实质是没有分配的利润。在公司现实利润时,并不会将所有的利润用于分红,而是从中提取或者保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的内部积累,这就是留存收益。
计算
企业的利润要扣除所得
税,再给股东分红,剩下的就是留存收益
强强咖啡店2015年实现利润14 000元,如
果不考虑税费,不分股利,就属于企业的留存收
益。
包含的部分
未分配利润
在留存收益中,留着以后年度再分配的利润为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异同
(负债是企业从外部借的,而所有者权益是业主自己投的)
相同点
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虽然同是企业的权益,都体现企业的资金来源,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
不同点
1.负债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企业负有偿还的义务;
而所有者权益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归还给投资者的,除非财产清算才会还给投资者
2.债权人只享有按期收回利息和债务本金的权利,而无权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管理(企业经营好不好都要还你本金但是不分红)
投资者则既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3.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求偿权;
而所有者权益则只能在清偿了所有的负债以后,才返还给投资者(可能啥也分不到)
收入
(会计学上的收入是狭义上的收入)
收入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干正事),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即不是借的钱),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不是投资者投资的钱)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理解
收入即是干正事而不是找别人借的或者投资者投资的钱(收入不是负债也不是投资)
表现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收入的构成内容
广义收入
包含
狭义收入(营业性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基本业务收入)
企业在其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如工商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劳务收入(判断依据是企业的性质)
如在工业企业,运输收入就不是主营业务。而如果企业是运输企业则运输收入则是主要业务
其它业务收入
企业在其非主要业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
如工业企业销售原材料、出租周转材料等业务取得的收入
投资收益
企业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营业外收入
(也称利得)
含义
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取得的罚款收入
打官司获得赔偿的钱
(变卖小汽车收入100000元属于营业外收入)
如何区分一个句子里说的收入的含义
句子中是狭义收入
一个句子同时提到“收入”和“利得”则表明收入和利得是并列关系,则此收入指的是狭义收入
费用
定义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钱不是用来还债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益无关的(不是分配/分红给使用者的钱)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表现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费用的构成内容
广义费用
狭义费用
(营业性费用)
营业成本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将已销售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按照因果关系,直接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
(类似生产这一产品所付出的费用)
理解
相当于销售一批产品获,得收入,同时这些产品被卖出去了没有了变成了成本
(成本可以分清楚是哪个产品造成的,如你销售了12瓶洗发水,则成本由这12瓶洗发水造成的可直接从这一产品收入中扣除)
期间费用
含义
企业当期发生的,但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产品的费用。由于难以判定其所归属的产品,因而发生当期,按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你不知道这个成本是哪一个产品造成的,是由这一批产品共同造成的)
构成
仅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类
销售费用
包含
包括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等费用
管理费用
包含
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修理费、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公司经费,以及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
财务费用
包含
包括利息支出
(减利息收入)、汇兑
损失(减汇兑收益)以
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税金及附加税
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
营业外支出
(也称为损失)
含义
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经济利益流出
如何区分一个句子里说的费用的含义
句子中是狭义费用
一个句子同时提到“费用”和“损失”则表明费用和损失是并列关系,则此费用指的是狭义
费用
成本与费用的区分
(费用范围一般比成本广一点)
成本的含义
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耗费,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两者的区别
内容不同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完工产品的耗费
对象不同
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计算期不同
费用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利润
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同时提到了利得和损失所以此处的收入和费用为狭义的)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未提到利得和损失所以是广义的收入和费用,也对)
实现利润的表现
利润的实
现,会相应地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
减少,其结果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收入-费用
(此收入和费用都是狭义的,因为明确指出是营业利润)
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上市公司的利润指的是净利润)
六大要素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公式描述的是资产来源问题/情况
含义
表明资产
一部分来自于所有者权益(即投资者自愿投入)
一部分来自于债权人(即企业去借的钱)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记录的是企业拥有资金及资金来源情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构成负债表)
收入、费用、利润记录的是企业经营活动或日常活动的资金增减情况
(此三要素构成利润表)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的含义
会计要素间存在内在的数量关联,可以借助数学方程进行描述,所得到的表达式叫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会计等式的意义
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揭示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会计等式是设置会计账户、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静态会计等式(重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会计等式一定是这个,不可将两边的东西移动
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资本的来源情况
等式左边的资产,反映资本构成情况和企业内部资本存在形态(是流动资产形式还是非流动资产形式)
静态会计等式的运用
(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会计综合等式(不考,但是可以理解一下)
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联系产生了第三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此处的所有者权益相当于期初所有者权益
(此公式相当于利润还未分配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此处的所有者权益相当于期末所有者权益
(利润分配后的)
含义
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
会计核算基础
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的定义
是指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设定
四大公认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的理解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对象(能够独立核算)
会计主体假设的含义
会计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而不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或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这一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区分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
原因
能够独立核算的都是会计主体
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是法人
如分公司没法人,但它也可以独立核算所以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
含义
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
(这一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老师的理解
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保持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而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如果企业处于破产清算状态,所讲述的方法一般不再适用)
会计分期假设
含义
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
(这一假设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了期限,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补充)
老师的理解
是指将一个会计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编制财务报告
货币计量假设
含义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都通过价值稳定的货币予以综合反映
老师的理解
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产生的原因
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和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求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满足需求者的程度和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
老师理解: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具备的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功能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行为的指南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依据或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
1.可靠性
(客观性/真实性)
指会计应该如实记录、反映经济业务,以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2.相关性
(有用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3.可理解性
(明晰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同一主体不同时间可比)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直、相互可比
(不同主体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
会计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核算、单独反映,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进行合并或者简化处理
7.谨慎性
(稳健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如: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含义
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 账面价值 ,把这个差额当做损失处理
8.及时性
是指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求实效,以便会计信息不失时机地为使用者所掌握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会计要素的确认
含义
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程序
确认主要解决某一项目应否确认、如何确认和何时确认将他们为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这三个问题,它包括在会计记录中的初始确认和在财务报表中的最终确认
会计要素确认的条件
1.会计要素确认在初始确认阶段的条件
(会计要素的初始确认条件主要包括)
2.会计要素确认在报表中列示阶段的条件
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列示在报表中,仅仅符合要素定义而不符合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不能在报表中列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收入、费用、利润在利润表中列示
会计要素的计量及其要求
计量的含义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已确认可以进行科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
(即六大要素的金额记多少)
其它会计核算的五环节见第一章绪论
如房子记入个人资产的时候,是按购买的时候的金额记入你的资产,还是按现在房价记入你的资产
会计计量属性
定义
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认其金额的过程
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从字面理解,不要背定义)
种类的内容
1.历史成本
含义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如,房子以前是100万买的,现在贬值为50万
房子记入个人资产的时候,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是按购买的时候你支付的金额100网记入你的资产,还是按现在房价记入你的资产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负债按照应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如,房子以前是100万买的,现在贬值为50万
房子记入个人资产的时候,在重置成本计量下,是按现在房价50万记入你的资产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现值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在现值计量下,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4..可变现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和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在计量日市场公认的价格
如现在房价是248万,而要买到这个房子还要交12万的手续费
公允价值为248万
举例理解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
A同学有房产:
10年前买的时候是100万元买来的
10年后的今天房子的价格是248万
真正要买到这个房子还需手续费12万元
历史成本:100万
重置成本:260万
公允价值:248万
现值
现在给你100元VS以后给你100元,一定会选现在
因为现在100元的价值>未来100元的价值
(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
现值指的是将未来的钱折现到今天的钱的价值记入账本(如分期付款)
设备售价500万
分期付款5年每年120万,总计600万(因为分期付款含利息)
但是记入账本时是记入500万,因为5年后的600万相当于现在500万的价值
可变现净值
这里的600-200=400元的400就是可变现净值
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是用于确认的两个原则,确认此费用是否记入此时期作为费用)
产生原因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分离。由此生产两个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即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含义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我有权收/付但未收/付的费用计入账本)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例子
你六月份应付工人工资,你七月初才给了工资
此费用在六月底就应确认,此笔花费计入六月份
应用场景
企业一般都用这个(如负债表、利润表)
因此重点掌握这个
收付实现制
含义
是以现金收到或者付出作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例子
202年1月份收到2020年应收销货款80000元存入银行,该款收入不是2021年1月创造的。但是因为该款收入是在2021年1月收到的,所以在现金收付款制基础上作为2021年1月份的收入
理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这些运输费无法归结到哪一件产品
反应时间段,你这一个月的收入、费用是多少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符合这些条件的项目才能作为会计要素被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注意,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用途划分所形成的若干要素,因此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就必须符合会计对象的定义,本书中无会计要素的定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会计主体判断的关键词为“能独立核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