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
这就是这本《亲密关系》需要回答的,也是它存在的理由
什么是亲密关系?
对于一个人来说,亲密关系就像打水漂中石子落入水中,激起的由远及近的涟漪;对于一座城来说,亲密关系就是一环、二环、三环线……只要不是外环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亲密关系?
因为人生而孤独,亟需归属感;因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既学会了怀疑,又渐渐学会了憎恨;因为我们是社会性动物,发达且敏感的右脑,也教会了我们,需要时刻情绪化管理所处的现实
那么,你对亲密关系又了解多少呢?
曾经的理解可能过于肤浅,甚至有些恃才傲物,读完《亲密关系》后,则会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就像是捅破了眼前的窗户纸,发现了新的大陆
建立亲密关系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道阻且长的。谁能进入你的生活的核心圈,谁就是与你藕联的亲密关系节点
拥有亲密关系的人是情感贵族,而擅于管理亲密关系的人,则能嗅捕到幸福的气息——那是两颗孤独的心跳,在同一时刻,不同心率下产生的激烈共鸣,也常使人情不自禁地感慨,“这世界上还是有懂我的人呐!”
亲密关系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因此建立亲密关系,本质上,强调的是一种互助互惠精神,这也是构建万千家庭的基石,而万千小家,相互间水乳相融,升华成的大家,即国家这样一个抽象主体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女比例的失衡,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参差不齐,人格独立性的强化日益彰显,不婚族、离婚族占比的攀高,似乎说明,高度社交化的人,在自身获得足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也可以成功逃避亲密关系的建立
人生在世,究竟是选择独立独孤,“独孤求败”式的修身方式,以求精进的“武学”,还是寻求构建亲密关系为纽带的互助互惠的人际方式,以求实现相互的自保需求?这两者,孰优孰劣?
大多数人的成长,其实是一个从互助到求独立,再从独立再到求互助的过程
小时候,不能自理,不晓规则,需要父母的协助指引,逐渐学会独立;长大后,情窦初开,天性使然,不可避免地寻求亲密关系
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有的人顺利建立了亲密关系,古今情爱小说,对此描写者卷轶浩繁;有的人对于亲密关系的理解始终一头雾水,探索艰难,抱怨社会教育的缺位,维特的选择,就是基于此理;有的人畏畏缩缩,一再错失,或者曾经拥有,而遗憾告终,《祝福》中悔恨的涓生,托翁笔下卧轨的安娜,不就是如此么?
笔者私以为,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一出生,便不劳而获般拥有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每个人也都是悲情的,即使铺上了一层防腐的镀锌薄膜,亲密关系也难敌岁月的腐蚀
在固有的亲密关系消弭之前,倘没有及时即刻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只会使孤独引火烧身
固有亲密关系的保质期是人生的前五十年,而私营亲密关系的保质期则是人生的后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