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除皇族刘姓为第一大姓外,还有所谓的“四姓小侯”,即外戚樊、郭、阴、马四姓。汉明帝曾为四姓子弟单独设立学校
东晋,原来中原地区的豪门家族,随晋元帝司马睿到了江南,称为当地的“侨姓”,这主要有王、谢、袁、萧等豪门,而当地还有朱、张、顾、陆等高门,称为“吴姓”
其中王、谢二姓,门第极高,权势极大,世代通婚不绝,先后除了许多名人
“景请娶於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於朱张以下访之。’”
北朝政权也以名门大姓为依托
在代北有“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
隋唐时代,科举盛行,寒门庶族大量进入统治阶层,但门第观念逸然盛行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编的《大唐氏族志》,虽然把李姓列为第一,但郑、崔、卢、王仍有很高地位,五姓之外还有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为七家。
《西厢记》:崔小姐原本许配给郑公子,但却爱上张君瑞,因两姓门不当户不对而遭反对
现在见面问“您贵姓”是由封建社会姓氏有贵贱之别的情况演化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