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
客观条件,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观条件,如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个体的知识经验
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注意。
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
如人在夜晚仔细听一只表的滴答声,会感觉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
三、注意的理论
四、注意规律的运用
(一)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二),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
1.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5.使学生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培养学生随时都能强使自己把注意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
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觉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牛变化的现象。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像/感觉后效。是指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现象
负后像(正后象出现后,视线转向白色背景,会看到黑色的斑点)。
1. 二、知觉
1. (一)知觉的概念:
1.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 (二)知觉的类型
1. 1.空间知觉: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视崖实验)、方位知觉
2.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3. 3.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真动知觉
4. 似动知觉
1.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的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2)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长时间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再看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到原本静止的物体在向反方向运动
5.错觉:是在持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1. (三)知觉的特点
1. 1.整体性
1. 原则:
由部分认知整体,窥一斑而见全豹,完形填空,团体操变换队形(连续原则)
1. (四)观察与观察力
1. 1.观察: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
2. 2.观察力: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查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不显著特征的知觉能力。
3. 3.观察力的培养:
1. (1)激发求知欲,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
2. (2)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观察的广度和深度;
3.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4. (4)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随时观察的习惯。
1. 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 (一)联系:
1. 1.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的反映;
2. 2.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3.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4.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 (二)区别:
1. 1.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2. 2.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3. 2.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4. 4\.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
2. 四、感知觉规律的运用
1. (一)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1. 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2. 2.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差异律):
3.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 活动律);
4. 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5. 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6. 6\.新奇律
2. (二)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1.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 3.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 4.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编码方式:意义编码(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双被称为双重编码)
1. 三、记忆的过程
1. 三个环节,即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
1. (一)识记
1. 1.识记的概念: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识记具有选择性。
2. 2.识记的类型
识记要以机械识记作基础,机械识记要靠意义识记来帮助
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节省法)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不均衡变化,负加速型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5)学习的程度(学习效果达到150%效果最好,过度学习50%)
(2)有意回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就是追忆)
四、记忆的品质
五、遗忘规律的利用(提高记忆效果)
(4)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7)适当过度学习(由艾宾浩斯提出,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具有直观实践性,特点是思维伴随动作、动作停止,思维终止
是凭借头脑中具体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表面性、片面性、直接性
是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命题和规律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也是人类思维区别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特征。
7岁以后,以语词为工具,形式运算阶段,证明数学定理
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
遵循严密的逻辑程序和规律,逐步推导,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
解决问题时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新颖的、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核心是发散思维。
1. __二、问题解决__
1.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1. 为从问题的初始状态(给定条件)到达目标状态(问题答案),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障碍)。
2. 创造性是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个体主观能动性最高表现形式
3. 问题解决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特征。
2.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过程)
1. 1.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2. 2.分析问题(理解问题)
3. 3.提出假设。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核心
4. 4.检验假设
5. 口诀:县里体检
3.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 1.问题情境
1. 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或问题的特征
2. 表征方式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
2. 2.迁移
1. 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有正负迁移;
3. 3.原型启发
1. 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就叫原型:
2. 只有促进作用
4. 4.定势
1. 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2.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用旧办法解决新问题
3. 有积极和消极
5. 5功能固着
1. 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有可能的功能。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2. 邓克尔点蜡烛
6. 6.动机与情绪状态
7. 7.个性特征
4. (四)问题解决的方法
1. 1.算法。一步步做下去
2. 2.启发法。
1. 手段\-目的分析法
2. 要达到目的我要第一步做。。。
3. 爬山法(以退为进)
4. 逆推法
5. (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数量和质量:
2. 2.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3. 3.培养思考问题习惯:
4. 4.教授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形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合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
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是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主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 __二、言语__
1. (一)言语的含义
1. 言语是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2. 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2. (二)\.言语的类型
1. 外部言语
1. 1\.对话言语
1. (三)言语的感知、理解与表达
1. 经历构造、转换、执行三个阶段。
2. (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 1.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梯性;
2. 2.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3. 3.注重思维能力训练;
4. 4.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