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本质矿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出现一些未矿化的牙本质,称为球间牙本质。
3.托姆斯颗粒层:
牙纵剖磨片中,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
4.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有一层刚形成而未矿化的牙本质,称前期牙本质,一般厚10~12μm。发育完成的牙比正在发育的牙的前期牙本质薄。
6.修复性牙本质(骨样牙本质):
在病理情况下,新形成一些牙本质,称为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反应性牙本质或第三期牙本质。
7.透明牙本质又称硬化性牙本质,特点:
小管矿化封闭后,其折光率与小管周围间质的折光率一致,因此,在磨片上呈均匀透明状,故称之为透明牙本质。
9.牙本质疼痛的传递学说:
传导学说,流体动力学说(目前最被认可),神经传导学说。
10.牙髓组织学分为四层:
成牙本质细胞层、乏细胞层(Weil层)、多细胞层、髓核或固有牙髓。
12.牙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为胶原和非胶原蛋白。最主要的胶原为Ⅰ型胶原。
13.牙本质和牙骨质是紧密结合的,光镜下的牙本质牙骨质界呈较平坦的界线,电镜下可见牙本质和牙骨质的胶原纤维互相缠绕。
14.龈沟指游离龈和牙面之间的一个环状狭小的空隙,正常深度为0.5~3mm,平均为1.8mm,用探针探>3mm,认为它是病理性的,称为牙周袋。
15.龈谷:
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由于该处不易清洁,易形成菌斑和牙石。
17.牙龈上皮:
其表层通常为不全角化,上皮钉突狭长而密集。龈沟上皮:此上皮表面无角化,有上皮钉突。结合上皮:无钉突。
18.牙龈固有层中有大量胶原纤维,这些胶原纤维可分为以下五组:
19.牙周膜的正常厚度为0.15~0.38mm,在根中1/3最薄。
20.主纤维束分布在整个牙周间隙内,一端埋于牙骨质中,另一端埋于牙槽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