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约50mm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里(约1/2截面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结束养护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5℃;(新修订知识点)
3)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侧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
4)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当有可靠经验时,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
(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验证。
(5)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6)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