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900亿特大票据案之后各地票据案纷至沓来。7月19日,据当地媒体报道,章丘市公安局日前成功侦破一个涉案价值达30多亿的特大非法经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案。
无独有偶。厦门、昆明等地陆续爆出多起金融票据案件,多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牵涉其中。在多起案件中,伪造或根本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仍扮演着主要角色,商业银行的风控能力面临着考验。
“银行承兑汇票的案件其实并不是近几年开始才有的,之前也出现过,但是为什么屡禁不止,其实还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一位国有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媒体报道,章丘市公安局侦破的票据案件涉及200余人,10名主要嫌疑人组成了上、中、下三层“关系网”。其中,郭某等4人负责低价收购银行承兑汇票,他们从其他100多名涉案人员手中以2%到3.5%不等的贴息收得银行承兑汇票后,转手以1.5%的贴息卖给黄某和会计张某,从中赚取差价。截至黄某投案自首时,共计经手银行承兑汇票30亿元。
“银行承兑汇票的案件其实并不是近几年开始才有的,之前也出现过,但是为什么屡禁不止,其实还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一位国有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每隔一段时间,监管层都会发文或口头强调加强票据业务的规范,但每当信贷收紧时,银行要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就大量发票据,票据一多,各种不规范的行为也随之而来。
今年7月,央行向商业银行下发《关于票据业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加强票据业务内部管理,通过上收经营网点的自主审批权等,杜绝网点对业务全环节的控制,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特别对空白承兑汇票、票据变造风险提出了管理意见。上述银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承兑汇票利率较同期贷款低,开具又比较方便,很多银行的分支网点都能做这项业务,而基层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能力并不能完全保证业务规范操作,央行要求上收票据审批权限可以理解。
在章丘市票据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黄某说,他们在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过程中,并没有真实的货物购销合同和发票,并且交易时也不出具背书。黄某还特意办理了11张银行卡,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和收费。
根据我国《票据法》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票据的转让流通需要有真实贸易背景是一个“硬约束”,上述案件让人疑惑的是,没有真实的货物购销和发票,交易时没有背书,这些票据是怎么开出来的?
“此前曝出的一些票据案件里,还有伪造发票、合同的情节,如果连这些也没有,票据的来源和真实性都值得怀疑。”一位熟悉票据业务的银行人士表示。
去年5月,自山西忻州曝出数亿票据案后,山西银监局也发文,要求自2011年6月1日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贴现本机构、本系统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律暂停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质押贷款业务。山西银监局称,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仍然存在简化手续、放松审核、违规操作等严重问题,相当一部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脱离商品交易基础,成为企业变相融资和银行信用扩张的主要渠道。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银行员工可能受到利益诱惑帮助客户违规操作开立票据,但另一种情况是,即使银行员工严格遵守流程,现在的假公章、假发票,或者通过皮包公司构造虚假贸易背景,从客观手段和环境来讲,银行难免“百密一疏”。监管层也不断提高银行票据业务管理水平,上述央行意见稿称,对于客户一次性申请承兑多张出票人和收款人相同、出票日期和到期日相同或相近、但金额大小不等的商业汇票时,应要求申请人和收款人共同出具书面说明,并从严审核其贸易背景和资信情况。
“银行能做的,只能尽量去严格审核,减少风险。但民间票据市场管理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希望有关法律法规能尽快完善,改变民间市场的混乱状况。”上述银行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