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普遍被企业接受,可以作为资金流流转。
2.银行承兑汇票对申请企业来说,可以放大资金量,为企业节约大量现金流。
4.由于企业规模有限、资格不足,在现在银根收紧的大背景下,银行不肯轻易放贷。
5.银行存贷比已近红线,银行不敢越红线,只能开承兑汇票。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承兑汇票对于急需融资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也慢慢催生出了票据贴现市场。由于企业只有在承兑汇票到期日当天才能从银行拿到货款,而这一期限少则1个月,多则6个月。在这几个月中,票据金额无法贴现,如果企业急需周转资金,就需要有人为其贴现。其次,票据无法拆分转让。在实际贸易往来中,虽然承兑汇票可以通过背书转让。但是,手中的票据金额和其需要支付的真正金额未必一致。比如手中的票据面额是50万,而需要支付的费用只有20万,这就使得手中的承兑汇票没有用了,如果资金紧张,还是得靠贴现来完成支付。
因此,随着企业通过承兑汇票转让的融资方式在民间风行,庞大的非法地下承兑汇票交易市场也随之形成。嗅觉灵敏的“商人”们嗅到了这里的商机。他们有的是专门从事投资行业的人,还有个别的银行员工,以及所谓的票据中介公司。在经常接触票据的供求者过程中,开始做起了中间人的行当,当起了“票贩子”,非法从事没有真实贸易的融资性票据流转业务。他们将各种渠道低价收购的票据安到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企业头上,伪造贸易合同,开具虚假发票,制造出相互贸易的假象,以迎合银行合规审查,再从该企业账上周转获得贴现资金,牟取差价,形成事实性的支付结算中介。
7月10日至7月11日的“决战一号”横扫杭城后,票据市场普遍偃旗息鼓。在这风口浪尖,各大中介公司都不敢轻易交易票据,尤其是大额票据。票据市场转贴卖出报价加权平均利率也大幅上升。
对于企业而言,融资性票据的堵截无异于斩断一臂。伴随而来的或将是大量企业坏账的产生,甚至资金链彻底断裂,破产危机逼近。
本次票据案形成的影响是好是坏难以把握。一方面可能会起到“杀鸡儆狗”的作用,对长三角一带的票据市场起到净化清理作用。但是,也极有可能是另一种结果,就是地下票据行业洗牌。由于票据市场全国都有,不仅仅限于杭城,并且各地票据市场互有关联。全国有很多企业资金紧缺,尤其是中小企业。那么上游源自银行的“以票代贷”仍存,那么票据市场的需求就依然不会减少,那些眼下中等规模的地下作坊可很有可能趁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