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更多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将会更为高效地配置资本和资源,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加公平地分配增长带来的利益,甚至还会更快地增长。
中国的发展模式使其实现了20年的快速增长并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但该模式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限。早在美国信贷泡沫破裂之前,中国的领导人就认识到,这一高度依赖出口和政府主导投资的旧有经济模式已经捉襟见肘。随雷曼兄弟破产而来的全球性衰退却给了这一模式的缺陷骤然的轻松解脱。当出口骤降,工厂关闭,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失业时,北京推出了60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国有银行发放的新贷款狂增。
不过,这些拯救措施尽管对于恢复短期增长非常成功,但却可能加剧使中国经济首当其冲地遭遇外部需求振荡冲击的结构性扭曲。随着全球危机风浪减退,中国领导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必须释放消费者支出,以实现可持续增长。提振中国的消费已经提上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政策议程。但是,该如何提振消费?又能提振多少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对未来15年中国消费率的3种情形进行了研究:基本情形(没有提振消费的新措施),政策情形(充分实施已经宣布的促进消费的措施),以及拓展情形(超越当前议程,在经济结构方面实施广泛的改革)。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估计,在基本情形下,中国的消费将会增长到占GDP的39%,仅仅比当前的水平高3个百分点,这使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出口和政府主导的投资来实现持续增长。在政策情形下,消费可能占到GDP的45%,仍远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水平。然而,如果中国领导人致力于拓展情形中所设想的更积极的综合改革计划,就能够在2025年将私人消费提高到占GDP的50%以上(图表1)。越过这一门槛后,消费率就可能与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旗鼓相当,让中国经济跨入新阶段。麦肯锡估计,综合性改革还会以每年净增新消费1.9万亿美元的贡献,进一步充实全球经济,使中国在全世界总额中占据13%的份额——这比不做进一步努力的情形要高出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