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兴高科技公司冲击纳斯达克成为时尚10年后,中国版本的纳斯达克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登场。7月26日,已有108家企业向证监会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并可能在10月底挂牌上市。10年前,于纳斯达克高峰期间抛出的中国创业板设想还只是对其美国偶像的简单模仿;现在,它则被视为中国借全球经济危机的机会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又一明证。
值得警醒的是,中国投资界的先觉者们对创业板所代表的“高科技”概念是如此神往,以至于它轻易就成为制造泡沫、操纵股市的便利工具——最典型教训莫过于2000年借网络科技神话泛滥之名、行操纵股价之实的中国股市首只百元股“亿安科技”。如今创业板的推出,固然让那些饱受资金匮乏困扰的中小企业有了新的融资通道,让政府扶植创新型企业的决策有了助推器,但监管部门若不能在制度安排上审慎而为,当下过剩的流动性只会让素有猎奇传统的中国普通投资者再度落空,重蹈香港、新加坡和其它亚洲地区创业板市场失败的覆辙。
多年来,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让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亚洲科技企业趋之若鹜,其吸引力并不仅仅在于监管制度和上市标准的宽松(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推出之前):美国有着大量成熟的青睐科技股的机构投资者,他们更易给企业予以高估值;二级市场的流动性更强;上市后的企业也更易得到经纪公司和其它机构的持续跟踪。其它证券交易所自是不甘寂寞,但在众多纳斯达克的跟进者中,除了伦敦的AIM市场,却鲜有成功者。
将失败原因归结为泡沫破裂是最简省的做法(香港创业板的失败可归结为2000年网络科技股的破灭,新加坡凯利板的惨淡局面则可归结为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却忽略了创业板之所以为创业板的最本质原因:为名副其实、能持续发展的高成长企业服务。如果它让投资者看到的只是大量存在的风险以及乏善可陈的增长机会,其失败也就注定。
香港创业板的失败,就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上市公司质量而非概念对于创业板市场的重要性。在成立之初,香港创业板过于执迷追捧在其本地市场缺乏根基的网络高科技概念,并为与香港超级富豪关联的初创网络企业在上市规则上大开绿灯,引发普通投资者认购狂潮。当网络泡沫破裂时,由于其上市主体企业为新生且商业模式难以检验的网络科技企业,其所受打击也最为惨重。此后,它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提高门槛则会让好的本地企业转投纳斯达克市场;降低门槛则会进一步损害其不佳声名——只是那些管理层想迅速套现的无望低质企业的寄存处。在其简化转板规则后,一些资质稍好的企业纷纷转往主板,留下的公司则愈发引不起投资者兴趣,也更难吸引新的上市发行。时至今日,香港创业板上市企业仅170多家,日均成交额不及纳斯达克的1%,其成为亚洲那斯达克的梦想早已支离破碎。
而伦敦AIM市场的成功(至少目前为止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上市公司行业种类的多元性,即便是在其以科技为主的技术板块中,其行业分布也并不局限于IT行业。这正是新生的中国创业板最应借鉴的地方:无论是高科技催生,还是创新商业模式催生,初创企业只要有高成长性,就是资本应该追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