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份的一天,身处泥沼之中的苹果公司邀请到了创始人乔布斯重掌苹果大权。在位于加州科帕蒂诺广场的董事会办公室,乔布斯出现了,他身着短裤,足登旅游鞋,蓄着才有几天长的胡须,一边慢条斯理地旋转着座椅,一边呵斥苹果的经理人,“是我们的产品有问题,那么产品有什么问题呢?”他扯着嗓子在办公室喊,“我们的产品令人极为失望,它们不再有任何吸引力了。”
在本文,我不针对某个案例来具体分析某企业元宿再度出山的原因,但愿意在这里解释一下个人关于企业元宿和再度出山的相关理解,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在企业里,能够称之为企业元宿的人,往往都是曾经位高权重、影响深远、众望所归的人物。在一企业里,至少要副总裁以上的人物,才可以称之为企业元宿,副总裁能够称之为企业元宿的原因是能够独当一面地领导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业务板块。如果只是分管某一块业务的副总裁,则不可以称之为企业元宿。企业元宿的进退,对于企业的战略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元宿,一般指企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和长期的第一领导者。
二、大家都知道,企业家是企业中最昂贵的稀缺资源,不具复制性。能够称之为企业元宿的人,不但在本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企业家群体中都是卓有影响力,他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脉,对企业具有几乎牢不可破的影响力,企业大部分中坚骨干和核心人才都愿意无条件地追随。
三、一般而言,企业元宿隐退,可能是企业政治权力平衡的需要,可能是功成名就、年老顺利交班的需要,也可能是找到了非常优秀的操盘手。总之,以企业元宿退隐为标志,不管曾经多么辉煌,一个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另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走来。
四、除非企业主动结业、倒闭或被收购,通常是永续经营的。在永续经营的企业里,个人总是会老去,新人总是会涌现,更优秀的人总是会涌现,更何况还有绕不开的企业政治暗礁。所以,企业领导权的交班与接班,始终是一个重大命题。像我们知道的GE前CEO杰克•韦尔奇,很早就考虑和设计确定接班人的工作了。由此可见,英明的企业领导者,要保证战略的延续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寻找合适的接班人放在首位,而且要长期跟踪、长期培养、长期指导、长期考核,从而实现顺利的交接班。
五、企业元宿再次出山,通常都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现有领导人无力掌控局面。由于企业元宿一般是最重要的创始人,常常又是第一大股东,对企业的前因后果都非常了解,在危机无法驾驭的时候,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首先,企业元宿是企业最重要的所有者,他比任何人都更关心自己的企业;其二,企业元宿往往有过成功化解危机的经验,在企业内部拥有较高的支持度,即使平时不在位,他的影响力也是不可替代的;其三,企业元宿往往与政府机关、银行、其它金融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信誉;其四,企业元宿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合作伙伴对他有着无比的信赖;其五,企业元宿往往都对市场和顾客有着深刻的洞察,能够迅速抓住经营关键点;其六,企业元宿具有敢于承担、敢作敢为的气质,化繁为简,迅速行动,与看似科学的官僚主义及流程主义,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呈现乱局的时候,绝对需要打破常规的作法。
六、在上面提供的案例中,那些企业元宿都是在企业经营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选择再次出山的,因为他们如果再不出山,有可能出现乱局或乱局有可能不可收拾。而最近像张忠谋和柳传志的再次出山,便是因为企业深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急需要他们出来重整河山。而前几年TCL的李东生重新操盘,不仅扭转了TCL退市的危机,而且经过鹰之重生方式的战略调整,对TCL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重新亲自掌管海内外营销业务,也是为了使企业更快速地行动,提高企业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的执行力,使经营策略更加贴近市场,更加适应形势的需要。
总之,企业元宿的再次出山,都是迫于时势的需要。如果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足够好,职业经理人素质和结构比较合适,一般的危机,企业元宿是不用出山的。对于企业元宿来说,退隐是必然之路,而再次出山的目的就是“收拾乱局、力挽狂瀾,将企业重新扶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毕竟,既然称之为元宿,他们的经营才能是非凡的,而且他们也愿意培养后备接班人。他们也不会过多的贪位和恋位,权位和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更大的责任,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才是他们所关注的!
如果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又有多少企业元宿愿意再次出山呢?如果不是企业应对重大危机或生死存亡危机的时候,企业元宿也不愿意放弃退隐后的闲适生活。毕竟,人都会老去,人都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如果企业元宿再度出山,我们都应该深入地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企业的操盘者和中高层主管们,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不断提升,方能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