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企业会以专业咨询公司的整体薪酬调研结果为依据,作为第二年的薪酬调整和招聘相关人员的参照。
在思考调薪这个问题时,人力资源部门通常先参考市场薪酬数据来分析自身薪酬的竞争力。当竞争力不足时就建议较高的调薪预算,这固然没错,特别当公司的整体生产力远高于竞争对手,如果薪酬竞争力不足,就会有人才流失的危险,增加调薪预算是必要的。但在相反的情况下,也就是薪酬竞争力高的企业,是否人才的流失率就会低呢?事实并非如此,华信惠悦在研究上海地区数家在华规模较大且历史较长的银行后发现:整体薪酬竞争力(即公司整体薪资水平与市场整体薪资水平的对比)过高或是过低的银行,其离职率都没有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可见薪酬的竞争力与人员的离职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关联性。
有时数字背后会隐藏着更加复杂的状况,华信惠悦曾经协助一家客户就其生产力和薪酬竞争力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一个团队的生产力很高,但薪酬却相对较低。如果按常规思考路径,肯定要提高这个团队的薪酬。不过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个团队之所以生产力较高,是由于年中有人请辞,公司没有及时增补人手,结果三个人的工作由两个人承担,而公司为该团队所付出的薪酬成本并未增加。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并不建议公司为这两个团队成员大幅加薪,而建议增补人手。这样的做法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对生产力造成影响,不过从长远来看,一方面公司可以为此做好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也不会因工作压力过大而使原有的团队成员因不堪重负而选择离职。
还有些公司薪酬竞争力很高,偏偏生产力没有大的起色,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换“位”思考,由“外”看到“内”——即从公司自身出发,检视一下是不是存在一些薪酬以外的原因,比如:市场整体状况不佳、员工绩效能力低落,或是由于薪酬的分配并未倾向于那些绩效优秀者而影响了他们的发挥……公司在思考调薪这个问题时,必须多转几个弯,内外兼顾,特别要注意分析公司整体生产力与薪酬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因为调薪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