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躺在草地上发呆的小男孩,那些边散步边闲聊的老人,那些在羁旅之途吟诵“小桥流水人家”的年轻人,如今都去哪儿了?
街道上,满眼都是行色匆匆的人流,——俨然像被上了发条,没有一丝的凝眸和停驻。
快,渐渐主宰了这个世界,只有快些,再快,更快,你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你才可以“活”得更好。
爱上层楼,欣赏窗外风景的人们去工作了,放学路上踢小石子的孩子们正被关在房间里写作业,那喜欢对着落日引发诗情的青年人正在为完成下一个业务而周旋应酬。快的生活节奏,让这个世界少了许多乐趣和雅致,变得越来越刻板和严肃。
我一直深以为,美好的地方应是停留的地方,诗意的城市应是缓慢的城市,一个能让你真正“慢”下来的地方,才称得上美丽。
所以,我真想让时间慢一点,然后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与几个小伙伴一同行进在林荫之中,嗅一嗅路边的小花,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将几个石子踢向河面,看水花溅起,又扩出圆圆的水纹。
我真想让时间慢一点,在一个闲适的午后,俯在外婆的膝前,听她梳理过去的岁月,任风撩动她苍白的发丝,感知时光流逝的悠远,用亲情的陪伴,捂热窗外的清寒。
我真想让时间慢一点,让爸爸放下手中的工作,再拾起他年轻时的笔,在纸笺上,书写平仄,抑或手执长笛,让“长河落日”,“平湖秋月”,再次点亮他眼中的诗意。
我真想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自在看“庭前花开花落,天外云卷云舒”,任他过个朝朝暮暮,仔细地欣赏沿途的风景,从容地品味人间的清欢和雅趣。
那时的道路很长,枯藤老树绊住了羁旅游子的脚步,只盼明月寄去一缕相思;那时的时间很慢,邮差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