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毕业时去律所的同学都已经绝大部分通过,自己这么多年没过还是很难受的。在学法网看到很多志在进入律所发奋的童鞋,很是佩服。当年就是一念之差不想走律所这条路,就去外企里面当管理培训生了。管培这条路走得有点坎坷,毕竟是五百强前十,在公司里见了世面,但是因为职位的安排没办法在公司里从事法务,做了一年半人事之后无奈减薪跳到另一家公司做法务,这家日企工作繁重,但是学习机会多,成长很快,去年真的在非常累的情况下尽可能努力复习,但是没听讲座没报班,所以很多努力白费了。今年换了家美国公司做法务,工作相对轻松一些,就从4月中开始上课,低调复习,终于过了,也是险过。
不知道论坛里面有多少人做公司法务,貌似在论坛上很少看到大家提起,但是公司法务作为律所的另外一种选择对于很多同行来说未必不好,特别是女生。大家说外企不稳定,其实不尽然,有些欧洲公司几乎很少大规模解雇员工,至少在中国,外国公司得罪不起政府,也怕挑起事端。外企收入没有大央企高是肯定的,但是没这么受气,人际关系比国企政府机构简单一些,就是在众多外国老板的占领下中国人晋升机会比较受限制,而且薪酬不见得有多高。所以外企好不好见仁见智吧。外企里的法务是支持部门,不一定受重视,但是不能没有,而且工作不会有律所这么繁重,责任也小。当然,外企公司法务的限制是相对集中在几个一线城市,其他地方公司法务的职位还是比较少的。
最近几年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IT行业的民企开始大量招聘法务,其实对于很多刚开始工作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IT行业对律师在知识产权和并购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民企对法务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的要求又比较低,职场新人成长的机会会比较好。看准了公司的潜力在早期进入和公司一起成长,对自己的钱途和前途都会很好,很多民企都是当年默默无闻发展成现在上市公司的,推荐这种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