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准备的早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否则会乱了阵脚,徒劳无功,事倍功零。计划也不必制定的很苛刻,不要说每天必须学几个小时,必须看完那些东西,这些硬指标只会不断的给自己压力,最终导致心神恍惚,惴惴不安,复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我的计划是宏观上做好战略部署,微观上稍微注意把握一下。
第二,善用教材。司法部编审的复习指定用书(简称教材)是司法考试的主要基础工具,该套教材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针对性强。一套在手,足以应对,除非个别地方弄不懂,才有必要辅以其它参考资料。法律属于社会科学,许多问题未必有定论,而学者们都有自己的学术观点,看多了反而互相干扰。一些科班出身的考生纷纷落马,与之不无相关。在司法考试的前期准备阶段,教材可以唱主角。
第三,善记法条。面对厚厚的一大本法条,的确有些令人望而生畏。我们不妨把所有法条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必须熟记的重点法条,数量在15% 左右;第二类是次重点法条,数量在20% 左右,考查的几率也很大,应充分记忆;第三类是应景法条,考分极少,时间来得及,可稍微浏览一下或者就大胆放弃。对于多款多项的法条应格外注意,它们是多项选择题的绝佳材料,命题人对之很青睐。
第四,善做真题。历届实考题应当说是最好的训练材料,指导意义很强。通过做真题,不但可以体味考试重点、难点、常考点,而且能够把握命题风格、题型及各部门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分值比重。这样一来,应考能力得到加强,复习方向就会更加明确,大大节省时间。况且,司法考试试题中不乏往届真题,占的分值比例十分大。
第五,善用辅导班。关于辅导班,如果考生个人自学能力不是很强,参加一个辅导班也是比较有帮助的,特别是对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来说。还有那些在职的考生们,没有在校生们的那种学习气氛,参加个辅导班可以使其从工作、家庭的环境中暂时分离出来,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更为专注地投入复习中去。庆幸当初有法律教育网老师的点拨。如果没有各位老师的指点,说不定我还在混沌中游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