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来自农村的杨铭安从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瑞安某钾氮肥厂工作。干了两年的技术工人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一生:1983年,由于公安系统痕检技术人员奇缺,浙江省公安厅决定从省内各县抽调机械、测绘等专业的技术工人,参加由省公安厅组织的痕迹检验培训班。抱着对痕检技术的好奇以及对人民警察的崇拜,杨铭安主动报名,19岁那年,他走上了痕迹检验之路。
杨铭安告诉记者,工作辛苦并不怕,让人觉得难以忍受的是工作的单调性,指纹、痕迹、尸体……这些证物虽然没有生命,却是每个案件的关键。不少同事因为忍受不了这份“单调”调换了工作,惟独杨铭安坚持了下来,因为他明白刑侦工作需要痕迹检验。
正是这份“需要”,才使杨铭安从容地度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成了温州公安系统中从事刑侦痕迹检验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电视里民警们现场勘查,用刷子沾些药粉撒撒,指纹就会出现。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神奇”的药粉都是有毒物质,如提取潜血指纹的四甲基联苯胺是剧毒致癌物质,提取汗液指纹的银粉对人体肺部影响较大。更让人觉得难以想象的是,在检验腐烂发臭或者中毒的尸体时,检验人员不仅不能戴防护口罩,而且要主动吸入有毒的臭气,还要仔细嗅闻尸体的气味,以辨别分析死亡的原因和时间等。
由于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杨铭安的身体开始变得不听“使唤”了。2001年12月初,杨铭安连续数天高烧不退。一开始他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吃了点药便继续工作,直到一周后,他在现场勘查时晕倒,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严重的肺部后纵膈肿瘤,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将有生命危险。
12月31日,做完手术出院后的第三天,杨铭安就在家呆不住了。一个多月后,杨铭安和几个同事一起成功创建了刑侦信息智能网中的《发破案分析》等5个平台,极大加速了乐清刑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0多年前,痕迹检验对还是个技工的杨铭安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行当,不过入行后,他不但是乐清市公安局最早取得工程师职称的民警,而且成了乐清公安系统的刑事技术权威人士。2002年2月25日,柳市镇一名道士被人杀死在苏吕公园的山上,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非常少,杨铭安仔细勘查后发现一只破旧的塑料桶有些不明显的指纹,如果用常规进行提取,极易破坏指纹。凭着自己的经验,他终于提取到了这枚不易提取的指纹。
2001年5月31日,柳市镇汽车站附近发现两只兰色的塑料桶里装有散发奇臭的可疑物品。接警后,他和民警一起迅速赶往现场。这两只塑料桶用玻璃胶密封着,杨铭安让其他人员都退出了十多米之外,而自己却忍受着恶臭,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桶盖。盖子打开了,里面散发出来的气味让十几米开外的人都开始呕吐,而他只是皱了皱眉头,开始仔细地检查着塑料桶里面的东西,最后确定是一块块已经高度腐烂的女性尸块。为了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作案工具以及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体特征,杨铭安又在殡仪馆里对着这些发出恼人恶臭的尸块和塑料桶检验研究了两天两夜,终于获得了十分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
1999年底,乐清市公安局开始建设指纹远程自动比对系统时,杨铭安虽然经验丰富,但在电脑方面却是个门外汉。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开始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的一切时间学习电脑,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这套系统的操作技能。2000年,指纹远程比对系统在现实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03年,温州市通过指纹比对工作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830余起。
接受采访时,话语不多的他在谈到自己的家人时,眼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温柔。“我最感激的就是我有个好老婆。”杨铭安说,成家十多年,一家老老小小全靠妻子一人打理照料,“如果她要是跟我发难,我至少要减少一半的工作精力。”
不过面对记者,杨铭安的妻子“怨气”不小:“这么多年来,他陪家人吃顿完整的年夜饭都是屈指可数的。不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人还在发案现场,就是饭还没吃完接个电话摔下筷子就跑了。只要单位有事,他就把家里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最让杨铭安妻子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家搬家的那回:“1999年我们终于搬离了住了十多年的单位宿舍,有了自己的新家。为了庆祝新居落成,我们请来了几位亲戚在家吃饭。晚上6点多钟,正当大家坐下来准备吃饭时,他接到了单位电话,应了几句之后就见他把筷子一放起身站了起来。不但没和大家交待一声,到了第二天还不见人影。”
“那是他的工作,是他的命。”杨铭安妻子虽然对丈夫诸多埋怨,可是在她的心里,这个不顾家的丈夫却让她充满了自豪和骄傲。杨铭安告诉记者说,他家现在就有了一个“候补”队员:那是他上高二的女儿亚男。今年18岁的亚男,人如其名,聪明活泼、做事麻利果断,“我现在就感觉到她已经有些当警察的倾向了!”说完,杨铭安嘿嘿地笑了。